(资料图片)

8月4日消息,今年以来,汕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落实土地、财政、税务、水电气支持政策,结合重大产业平台建设,多渠道筹集房源。截至目前,今年汕头市共完成6个项目共1688套保障性租赁住房认定。

观点新媒体获悉,今年以来,汕头市多渠道拓宽房源供应,鼓励多方力量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在2023年的6个项目中,汕头市通过财政投资、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等方式积极筹集资金。

建设模式主要包括:利用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建设,如金平区柏亚产业城人才公寓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结合重大产业平台建设,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有效供应;利用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如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主要解决来校学习及就职的高质量人才及青年人的住宿困难问题;利用政府存量用地建设,如龙湖区保障性租赁住房(翠英庄)项目,致力打造外地人员来汕就业创业第一站舒适体验,助力青年人才引进工作。

据悉,汕头市澄海区科创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获得建设银行汕头分行贷款500万元,龙湖区保障性租赁项目获得7000万元专项债资金。同时,汕头市发挥上级补助资金支持作用,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获得中央补助资金300万元,龙湖区保障性租赁住房(翠英庄)项目获得中央补助资金652.92万元,华侨试验区深汕数字科创产业园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获得中央补助资金1553.17万元;其他社会力量筹集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则按每套1万元的补助标准获得省级补助资金。

截至目前,汕头市累计认定15个项目共3205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取得阶段性成效,提前完成省级下达的1500套的目标任务。接下来,汕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切实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