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产业兴城的发展,产业对人口的导入效应越来越明显,产城也成为商业项目热衷的载体和窗口。8月1日,G60科创云廊和龙湖商业正式达成管理合作协议,签约成立云廊天街项目。

一边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上的璀璨明珠,一边是中国最具创新模式的商业品牌之一,二者的双向奔赴,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资料图】

临港松江科技城

——上海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园区

放眼整个上海乃至全中国的产业园区,临港松江科技城可谓其中的“烫金”版图:上海在全国“工业强市”的“领头雁”地位毋庸置疑,而作为G60科创走廊明珠的临港松江科技城在上海市104个产业区块的开发区综合评价中发展速度指数第一。

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始建于1995年,从微电子产业基地开始起步,至2006年开始由临港集团和松江区率先探索形成了“区区合作、品牌联动”的合作开发模式,随后又历经了数次转型。在过去几年中,临港松江科技城成为了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上海市首个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园区、上海市综合信息服务基地、上海市四新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基地、松江区“五星级”产业园区、松江区工业互联网创新集群。

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也是策源地上海松江启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7周年。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间节点,随着园区内G60卫星互联网产业基地交付、大模型生态合作共同体和产教融合数字经济协同创新平台建立等重要事件的推进,以工业互联网为特色、电子信息和生命健康为主导的产业生态高质运转,一张“上天入地”的现代化产业全链画卷也已初具雏形。

目前,临港松江科技城核心区域规划占地30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350万平方米,在这样一张产业大版图上,已经集聚如海克斯康、云汉芯城、美克生储能、晨光文具等超300家高新科创企业,占松江七分之一;国家级专精特新10家,并导入科技精英约2万人,是当之无愧的上海科创热土和全国产业创新引擎。

“16小时不打烊”

——产城融合课题的探索之路

走在临港松江科技城,能时刻感受到这座产业新城的美好脉动。白天,这里到处是忙碌的科技工作者,洋溢着奋进的力量;夜晚,这里霓虹闪烁,人来人往,跃动着都会的繁华之色。

“夜晚不打烊,周末有人气”,不局限在工作和生产的8小时,而是让早7点到夜晚11点都时刻精彩,营造“16小时不打烊”产业社区。在这里,产业和社区之间没有围墙、没有边界,是个跨界互联的4.0版本园区,既是产业园,也是生活城;既是年轻人为梦想打拼的事业疆场,也是他们乐居松江的幸福家园。

临港松江科技城“裁衣”定制“16小时不打烊”产业社区,最早可以追溯到松江最早的产业综合体棕榈广场。

和国内众多传统的园区一样,临港松江科技城刚起步的那几年,周边的环境、交通,还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风貌”,界面和功能都不完善。为了帮助企业留住人才,让企业安心进驻,园区运营团队研究了国内外众多知名产城案例,并结合自身情况,让园区第一代产业综合体的构想最终落地棕榈广场,并逐步完善了教育、医疗、公园等相关配套。以此为初代LAB,临港松江科技城对产城融合课题的探索也不断深入。

如今,被誉为“世界最长城市产业长廊”的G60科创云廊作为园区践行“16小时不打烊”产业社区的核心载体,集商务办公、五星级酒店、美食餐饮、休闲娱乐及生活配套为一体,项目总体量超过100万平方米,其中商业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已然成为松江、全市乃至长三角产业创新的重要地标和名片,吸引了之禾、暇步士、特斯拉、哪吒等一大批商家进驻。

华灯初上时,这里外部光彩璀璨,内部更是烟火气十足——年轻人三五成群约饭局,长者们乘凉闲聊,孩子们嬉笑打闹,处处是一派和乐、喜悦、幸福的图景。

2023年上半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持续冲刺世界级创新集群。面对越来越多科创精英的汇聚,如何升级“16小时不打烊”的产城形态,也成为了时代赋予临港的全新命题。

关注未来产城发展

龙湖商业轻资产模式共创G60科创云廊

从全球科技园区发展来看,由于科创园区占地面积大,且为新型发展区域,大体选址位置是靠近城市或者新型区域,城市配套功能相对不完善。

在国内,甚至在上海,也同样存在许多产业园区地处城市边缘,规划先产业、后配套的情况存在。由于缺乏高品质的基础教育、高质量的医疗保障和高标准的购物中心,进驻企业的人才大多选择居住距离产业园区较远的城市中心或副中心,通勤成为制约产业人口导入的最大阻碍,也成了进驻企业的“心结”。

在临港松江科技城,基础硬件及配套服务已经初步完成了建设,初步解决了上述问题。毕竟,这里是一个生态公园遍地、教育优势突出、人才公寓配套完善、优质企业汇集、产业生态成型的地方。但,放眼未来,园区也看到随着越来越多“高精尖”企业的落户,园区内的年轻人才的居住越来越密集,而由此带来的高端消费、特色消费外溢至闵行万象城、徐汇港汇和日月光等城市商圈的情况也日趋明显。

上海发展一路向西,沿着G60高速划出一条极具含金量的产业之线,大批互联网、人工智能和科技创新企业茁壮成长,区域价值不断跃升,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科技创新的黄金走廊,扮演着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引擎”的角色。

G60科创云廊,正在成为全球优秀创新人才的向往之地。立于时代高位,项目也应努力探索一条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具有引领效应的迭新之路!

根据统计,项目在3公里范围内可辐射约35万人口,5公里范围内近100万,大量产业基地以及高品质住宅社区林立,但区域内成规模高品质的商业设施几乎为零。这11.2万平方米如何契合当地消费结构与消费习惯,真正实践上海“去中心化”、弥补主城与新城“鸿沟”的全新举措,提供一个专属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理想生活范本?

纵观全球商业成熟城市,无论是横滨港未来21、新加坡纬壹科技城还是伦敦国王十字街区,均叠加科技标签,将产业进行商业化处理,彼此抓取与赋能,形成自己的业态和产品,展现出更多的特色体验,传递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产业应当与商业进行结合,转化为业态、场景、运营文化等,形成项目自身的独特性,适应科创大爆发时代的企业和人才需求,这是临港松江科技城的结论,也是此次合作云廊天街项目将要焕新的思路与逻辑。

以“天街”及“星悦荟”为主要产品品牌,龙湖商业依托项目特色确立专属故事脚本,善于综合运用与品牌商户协同,通过首店引领、场景焕新、IP引流等多种策略,在多个商业体内提供了全新的消费体验。截至目前,龙湖商业进驻城市超过30座,累计已开业运营商场超过80座,合作品牌超6000家,对于不同区域消费模式具备深刻理解和成熟的运营管理能力。

据了解,此次临港松江科技城与龙湖商业合作,打造的龙湖上海云廊天街将发挥项目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源头特色,积极探索消费品制造业和商业的融合,聚集升级松江制造、G60制造概念,打造新品首发聚集地、品牌LAB店和上新概念店聚集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新鲜有趣的体验。

在外部空间上,得益于项目原本的中庭半露天长廊,龙湖将设置特色聚集性活动广场空间,优化街区景观,营造主题商业氛围,并美化屋顶露台,打造网红运动花园业态。为辐射区内近百万品质新中产及商务科创客群构筑都市社交新方式。

推动产城高度融合

打造职住平衡高质量“闭环”

聚焦一张产业大网,激活一个城市区域,生长一片美好蓝图。

承袭“临港”、“漕河泾”品牌创新突破的基因,临港松江科技城“国企优质产业资产+市场化专业机构”的合作创举,正一边托举起“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璀璨光带,积极探索匹配企业扎根需求的前进之路,一边快速推进优质产业资产向地标性产业综合体的转型,助力产城职住平衡的高质量“闭环”打造,也正在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乃至全国产业综合体的面向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创新样本。

模糊商业与产业边界的全新标杆IP——既是栖息之所,也拥有都市乐活;既可商务社交,也不缺文娱配套;既有严谨研发,也享受轻松休闲。

擅长商业空间运营,秉承轻重并举、网格化布局的龙湖,此时签约入驻G60科创云廊,正是城市战略与企业布局高度契合的结果。

轻重并举,在轻资产赛场上不断交出优秀答卷,龙湖积极对外输出长期积累的品牌影响力和商业管理能力,布局拥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能级城市,持续为城市发展注入内生动力,亦实现多方共赢、与城共兴。

未来,G60科创云廊又将讲诉怎样的龙湖商业故事,值得期待。

来源:上海临港科技城公众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