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创新实践”主题会议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该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分会主办,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最新的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成果、保护利用实践探索及保护管理工作经验,研讨应对未来挑战的思路,为名城保护利用创新实践贡献智慧。

上下求索 做好名城保护


【资料图】

会议邀请了5位嘉宾致开幕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伍江提出,历史文化保护工作需要系统性、体系性推进,如何使历史文化保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黄维德表示,广东省积极推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近年来,广东省通过完善政策规划、设立省级保护专项资金等举措,有效保护了大量珍贵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同时,按照“12366”工作思路,推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经济师邱琳提出坚持规划引领、坚持绣花功夫,探索超大城市名城保护治理之路,实现名城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有机融合。

华南理工大学吴庆洲教授表示国家越来越重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各地也在积极开展历史文化保护的相关工作,对40年来的名城保护工作成绩表示肯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分会主任委员张兵回顾了40年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背景、意义和内容,期待各位同行借鉴名城的保护经验,开展探索和创新实践。

瞄准问题 共享经验成果

主题报告环节,6位专家学者分享了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广州历史脉络和保护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和思考。

伍江对我国目前名城保护工作所面临的缺乏完整保护体系、缺少常态化管理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要以创新改革来引领落实名城保护工作,包括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价值体系方面的学术研究、将研究对象从文物拓宽到城市的街道和空间肌理以及开展名城保护技术创新等。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会长潘安以《广州历史脉络与城市文化特征》为题,通过讲述秦汉时期岭南初成、珠江名称的由来和珠江新城建设3个片段,总结广州城市文化所具有的顺潮流而动、抓住有利机遇的特征。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田银生认为可从城市形态学的角度进行“庖丁解牛”式的有机分解,认识城市的结构和特点。同时,立足单元管理,宏观上梳理城市的体系和秩序,微观上形成独立的操作单元,构建城市文脉精细化管理的秩序。

广州市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邱琳回顾了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40年来的探索实践历程,总结保护工作的“五个坚持”和“六大成效”,通过完善保护体系、健全保护法规,推动数字名城、智慧名城建设,强化全社会广泛参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活化利用,打造保护传承典范区域。

华侨大学教授王唯山以厦门市为例,分享了基于多元价值的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的实践经验,应从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找到每个城市的价值。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经理助理陈志敏对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探索进行梳理,目前已进入老城市新活力的发展阶段,应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同步开展名城保护规划修编,使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为有更加持续的文化吸引力、形成跨越空间的影响力和推动特色文化创新而努力。

深耕实践 实现多元发展

会议还设置了专题报告环节,9位专家学者围绕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历史建筑保护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

谈到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所长孙永生介绍了广州市的实施路径,即建立岭南近现代工业特色的评价体系。通过规划编制、法规政策和实施管理三位一体的措施,界定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责和利,使工业遗产融入当地社区发展。

广州市荔湾区住房建设和园林局二级调研员江伟辉以荔枝湾涌、永庆坊、泮塘五约3个项目为例,梳理了荔湾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工作,特别强调党建统领、政府主导、专家领衔、公众参与和社会协同的工作格局,建立了“行政+技术”的统筹指挥、“公众+专家”的议事、“内生+外引”的活化利用机制。

象城建筑规划设计(广州)有限公司负责人幸晔认为历史城镇和古村落改造可以通过共同缔造的方式开展微改造,在专业判断和把握居民的改造意愿中取得平衡,才能留住古村烟火气。

南京小西湖是国内首个规模较大、集成度较高的历史地段微型综合管廊系统,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李新建以此为切入点,讲解历史地段工程管线综合设计与工程实施技术要点,总结其在超规范的规划技术审查、绣花式的组织实施、集中式的管理运维展示等方面的突破和创新。

扉建筑创始合伙人叶敏从建筑师的视角,展示了东山小洋楼、瓜岭村民宿等3个不同类型的活化利用项目,表示要注重历史的循源、保护性的再开发和再利用等。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住房与住区研究所主任规划师杨亮从正本清源和守正创新出发,聚焦洛阳市涧西区和江西修水宁州古城的不同价值特色,认为挖掘核心价值、赓续城市文脉、体现场所精神是筑牢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根基的重要路径。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街道办事处主任吴锦莹分享了20年来沙湾古镇的保护式发展,详细介绍了以文化旅游撬动社会资金以及在设施建设、文化传承方面的经验。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景观规划设计系系主任张杰认为应从“物理、人理、天理”角度,对古村落保护与活化进行持续性思考与探讨。

历史建筑对于延续历史文脉有重要意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分院主任规划师汤芳菲介绍了全国历史建筑保护试点和创新项目,谈到要凝聚社会合力,将保护的力量变成统一的行动,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最后,伍江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名城规划分会副主任委员赵中枢从价值、活化、多元的角度总结发言时表示,国家和社会存在的价值,不仅是保护历史,还要创造新的历史,最终走向多元发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