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2.5%,人均公园面积达16.33平方米;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连续六年保持为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满意度为94.1%……

8月9日,重庆市统计局发布《2022年重庆市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交出了一份重庆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成绩单”。


【资料图】

《报告》表示,2022年,重庆在积极稳定经济运行的同时,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

蓝天白云已成为常态

《报告》显示,2022年,重庆大力实施国土绿化行动,推进“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森林质量和国土绿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全市自然保护区达5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完成营造林面积33.3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5.0%,比上年提升0.5个百分点。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2.5%,人均公园面积达16.33平方米。完成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护工程试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17平方公里,水土保持及生态功能持续提升。

水资源保护进一步强化,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地表水水环境质量达标率为99.3%,比上年提升4.3个百分点。74个国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8.6%,高于国家考核目标1.3个百分点。地下水水环境质量稳定,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大气环境质量结构更优,空气质量稳中向好。全市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32天,比2021年增加6天。其中,全年空气质量为优和良的天数分别为130天、202天,全年无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蓝天白云已成为常态。

污染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满意度为94.1%

近年来,重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持续加强大气、水、土壤等重点环境问题治理,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经国家初步核定,2022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为2.46万吨、0.28万吨、3.15万吨、0.46万吨,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98%,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连续六年保持为优。同时,深化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建立覆盖全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持续保持100%,中心城区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焚烧”。

随着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扎实推进,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也逐年提升,2022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满意度为94.1%,较上年提升1.2个百分点,体现了公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

环保投入力度持续加大

为生态环保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022年,重庆还着力优化完善生态环境领域政策、投入等制度机制,积极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在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方面,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投入1100.2亿元,同比增长16.0%,占GDP的3.8%,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类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的86.0 %,同比增长17.5%。

《报告》表示,资金和资源投入力度的不断增加,为生态环保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