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8月8日消息(记者 李波)海口丘海大道一侧电力村是人居密集区,附近社区必经之路一旁的“文化墙”引人注目,墙面上协调的配色与图案条纹衬着通俗明了的“禁毒+反诈”标语,昭示辖区街道办联合派出所长期不懈扫清群众身边人身财产安全危害的工作期许。8月8日,两家单位再次在这面墙下搭棚设点,以“禁毒反诈普法宣传进万家”为主题举办相关宣传活动。

民警正在给市民和学生科普禁毒反诈文化墙上的知识。记者 王威 摄

活动现场,两名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以案示警,讲出惨痛经历:

现场市民正在看反诈宣传册,了解反诈知识。记者 王威 摄

日前,市民梁某向公安机关报案称,其想利用暑假时间在“某城”平台(某求职及二手交易网站)找一份兼职,看到一条可在“淘宝”刷信誉度获取回报的招聘信息后,便点开了链接以求了解详细资讯。这时,她看到浏览器弹出了一个添加QQ好友的对话框,便点击添加了对方好友。开始聊天后双方达成了求职协定。对方发来一条网址链接,梁某点击打开该链接却发现页面显示为充值话费的窗口。对方解释称,只有先完成了链接里面充值话费的任务,才可从事招聘中提到的工作,并称话费充值之后会立即返还。梁某先操作该界面充值了300元“话费”,后在对方引导下连续充值了6次。然而在这之后,话费不但没有返还,对方却又反馈称,这只是完成了初步任务,相关银行账户还没有被激活,还需继续充值。于是梁某又继续充了10次“话费”,每次500元,直到意识到不对劲,停止了这一举动。而自己的钱财已落入诈骗分子手中。

现场展示的毒品样本。记者 王威 摄

民警现场给学生科普新型毒品。记者 王威 摄

近期,市民李某通过交友软件认识了“刘某”,两人聊得火热,半个月后发展为网恋关系,李某对其深信不疑。“刘某”自称从事“阿里云”投资,只要充值便可返利,其中利润可观,介绍李某一起跟投。李某同意了,在“刘某”通过“某钉”软件向其提供了一款二维码后,扫描充值了10000元,当即获返现奖励888元。次日,“刘某”告诉李某,只要升级会员瞬间会获更多返现。李某在引导下联系了“客服”,“客服”称充值50000元可立即获返现8888元。李某便又充值了50000元。随后,“客服”表示如连续升级会员,可获得更高额度返现。因这次未获返现,李某稍感不妙,向对方提出退还前期投入的所有本金和应得的返现奖励,自己同时在平台系统进行提现操作,被提示“提现失败”。李某再联系“客服”,“客服”表示系统有设定的提现程序,不能由自己胡乱操作,因李某个人操作有误导致系统提现故障,只能再次充值30000元才能提出全部金额。李某又充值了30000元,仍无法提现,而此时“刘某”也已失联。李某发觉被骗,于是报案,共损失89112元。

民警现场给市民讲解反诈宣传手册上的内容。记者 王威 摄

“提高反诈意识,首先要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海口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侯斌介绍,金贸片区辖下多个社区推动反诈宣传工作如今已形成逐步覆盖的态势,以本次活动为起点,辖区工作模式已由进小区、进企业、进商号等推向在民警、街道办或居委会工作人员主导引领下入户普及相关反诈知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