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8月6日2时33分,山东德州市平原县(北纬37.16度,东经116.34度)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有北京、江苏、安徽等多地的网友发文称有明显震感。地震研究人员向极目新闻记者分析称,这或许是因为华北地区地下沉积层很厚,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会被放大震幅,也即“沉积盆地的放大效应”。

地震位置信息(来源中国地震台网)

6日,山东省地震局副局长刘希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本次地震震中50公里范围内,历史上未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山东省地震局官网消息称,该局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进行联合视频会商,分析认为震后原震中区发生更大地震可能性不大。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北京、江苏、安徽等地的网友在社交网站发文称,在当地有明显震感。为何5.5级地震,会让多个外省市的人感受到震感?

山东平原县地震震中场景 (记者丁鹏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黄周传教授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地震危害性可以从震级和地震烈度两个层面考虑。震级代表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一般震级每增加一级,释放的能量会增加30多倍,此次山东平原县5.5级的地震较大,全球地震仪都能观测到。地震烈度表示地震造成的地面震动与破坏,在同一地点,若是地震离地的距离越小,地表的震动就越大,烈度就越大。

受访者供图

黄周传认为,此次地震让多地网友感受到明显震感,这或许是因为华北平原地区地下沉积层很厚。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震幅被放大,也就是沉积盆地的放大效应(或场址效应),最明显的例子是墨西哥城1985年的地震。也正因此,华北地区地震研究难度非常大。

黄周传认为,总体来说,8月6日这次地震比较浅,而且存在场址效应,所以地面感受到的震动比较强,范围比较大。

来源:极目新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