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套房,买的比较早,是在2013年到2014年那会儿。

那时候我刚留学回国,对上海的房地产没什么概念,只记得我留学前上海的房价还不到一万一平,等我留学回来的时候,房价涨了不少。

当时的新闻上,很多都说房价太高了怎么怎么的。


【资料图】

那时候,我并没很强的目的性,只是单纯的觉得,结婚需要一套房,早买晚买都是要买。

当时我刚好在留学的时候打工存了一点,再加上父母给的钱,就买了一套徐汇与闵行交界处的二手房。

当时的总价是206.8万,77平方米的两房,我贷了60万。

当时买房的心理活动很简单,就是这个小区很宜居,配套很好,没多远就是十号线地铁站,户型很舒服,全明还通风,唯一的缺点是附近没有三甲医院。

选择这个地方,也是因为我家是徐汇的,闵行离徐汇近,而且还有大虹桥规划什么的,于是就买在了这里。

2015年下半年开始,上海的房价开始疯长,几乎一天一个价,这个时候,我才突然开始对上海的房地产市场有概念了。

到了2018-2019年的时候,这套206.8万买的二手房涨到了570万左右,而这5年里,我的工资也仅仅只是涨到了1万5一个月。工资的涨幅并没有赶上房价的涨幅。

如果说,第一次买房完全是浑浑噩噩的,根本没多想就买了,那么第二次买房则可以算是有计划的置换,只是可惜,最后我判断失误了。

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上海很多房子卖不掉,房价开始下跌,很多二手房连看房的人都没有。

但是与此同时,我发现,我位于岳阳路的老房子因为是学区房,在当时不仅没跌,还在涨,我就想着趁这个机会一边在涨,一边在跌,就抓紧置换一下,而且那时候看房子的人少,我还可以挑挑,于是我就卖了岳阳路的老房子。

卖出价的单价接近16万/平方米,最终到手630万。

即使我努力工作,也不一定能够赚到这么多钱。

那时候,我很纠结。我有置换的心,却没有加杠杠的勇气。

2020年,上海新房市场有许多网红盘,我如果拿卖房所得的600多万做首付,那也是可以参加几次摇号的。

当时的不少新盘都是倒挂的,整个市场特别的火热,说不心动是假的。然而2020年那时候,整个经济环境并不太好,我既不是公务员,也不在国企上班,不太确定自己能否一直保持当时的收入水平,万一我失业了,那我就需要面对断供危机。

于是,我怂了。

最终,我在我买的第一套房子周边,买了一套二手房,这个房子可以说是我第一套房子的翻版,面积73平方米,总价550万。

当时我的想法是,两套房子刚好属于“一碗汤”的距离,一套自己住,一套给父母住,也是不错的选择。

全款拿下,没有房贷压力,还能给自己买一辆50多万的车。整体而言,小日子还是可以过的不错的。

在买第二套房的时候,其实我还是有私心。

当时我觉得,我可以先买这套,然后等房价再涨一点起来之后,两套之中卖一套,然后再换更好的房子。

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2021年之后整个房地产市场会变成现在这样。我还以为,无论如何,上海的房子,总是会涨的。

在我第二套房子刚置换完没多久的时候,我还曾经以为自己是正确的。因为2020年底到2021年初的时候,我买的第二套房子真的涨价了,涨了整整100万。

那时候的感觉,就是觉得自己果然没有错。

可是到了后来,2022年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有多傻。

2023年初的时候,上海的市场又开始火了,我感觉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我找到中介要求把我2020年买的那套房子卖掉,当时的挂牌价是560万,之所以是这个价格,是因为我还花了10多万装修。

然而,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卖出去。

4月底的时候,我调了一次价,降到了540万,可是至今依然没有卖出去。

显然,我现在这套房子已经砸在手里了。

550万买进的房子,540万卖出,对我来说已经是亏了,不可能再降价了。

我真的很后悔。

编者手记

summer现在有两套房,一套自己住,一套父母住,两套房仅“一碗汤”的距离。与此同时,他还有一辆50万的车。

没有房贷,没有车贷,还有十几万存款,一份稳定的工作。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已经是幸福的生活模版。

可是他却在后悔。

这让我们想到一句话,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对于summer来说,调整好心态也许更重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