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与母公司关联交易调查告一段落,但奥园健康的内部整改还在持续。
1月13日,该公司发布公告,披露有关内部控制评估的主要结果。
(相关资料图)
事情源于奥园健康与原核数师德勤之间的博弈,从而引发出的“垫款丑闻”争议。这成为奥园健康开展此次内部调查和整改的导火索。
“核数师在年报审核中发现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若干资金往来需要进一步审查评估。”奥园健康在2022年3月份宣布延迟刊发2021年年度财报时就表示,德勤无法就其年报的真实性落定最终意见。
这家会计师事务所宣布收到一份匿名报告,报告中提及了5项涉及奥园健康与中国奥园的资金往来问题,如“未披露为母公司集团提供总额为40亿元的财务担保”,因此无法置之不理。
当时,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针对涉房业务表现出异常谨慎的态度,并收紧了审核标准。德勤于是向奥园健康索要更多相关资料,甚至提出因要进行进行额外审核程序,还要收取额外的审核费用。
奥园健康否认了匿名报告的指控,并否决了德勤的提议。后者因此提出辞职。但奥园健康还是以洪嘉禧、李子俊及王韶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班底,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同时聘请了另一间会计师事务所来调查和评估关联交易的具体情况。
2022年5月3日,原核数师德勤与奥园健康的往来函件内容得到披露。函件透露,除匿名报告所提及的5个问题,奥园健康与关联方还存在4个资金往来事项,涉及资金额达65.96亿元。
此后10月4日,独立调查结果公布,揭示出奥园健康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出现不少问题。
例如调查报告就提到,奥园健康的会计人员曾不慎将奥园健康集团资金划转申请表中的资金用途,错误记为车位及商铺独家销售代理的保证金。
而真实原因是,中国奥园向奥园健康偿还欠款后,奥园健康考虑到母公司的现金流情况,再划转相同金额的资金归还中国奥园。
奥园健康承认:“公司在相关时间内没有遵守上市规则的有关披露要求,且未能就资金往来事项进行公告并取得独立股东批准。”而解决方法是,奥园健康将委聘内部监控顾问对集团内部监控进行检讨,制订补救措施及落实执行。
回到最新公告,奥园健康此番内部控制评估,共列出17个相关问题。
包括,过去中国奥园管理层对奥园健康及其若干附属公司的若干业务居然拥有批准权。导致奥园健康无法独立行使审批及管理职能,来确保经营及管理的独立性;另外,奥园健康此前从未就风险识别、评估及管理方面制定正式的书面政策及程序。
对此奥园健康表示:“该建议已获采纳。”而相关审批规定已更改,相关政策已设立。
资料显示,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保证经营管理活动正常有序、合法的运行,采取对财务、人、资产、工作流程实行有效监管的系列活动。
主要目标是,保障一家企业的经营合法合规;确保公司财产安全,不受到挪用或侵占等;保障公司,尤其是上市企业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提高工作效率,加强部门协作;确保企业走在正确的战略方向上。
据奥园健康2020年年报,该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是归审核委员会控制。审核委员会的成员则为上述洪嘉禧、李子俊及王韶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
但奥园健康这项工作似乎做得并不够完善。或者说过去几年,陆续从内房企业中分拆出来的物管公司,不少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部分地产开发商或许从来未将其物管公司视其为独立平台。分拆只是谋求旗下业务板块获取更高估值、更好融资环境,从而反哺母公司的策略。
到2021年流动性危机集中爆发,物管上市平台在一些内房企业的眼中更变成输血的工具。而当中又不乏违规手段的出现。
况且不谈违规手段,物管企业与母公司之间的大额关联交易本身就足够令市场担忧,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下行,房地产开发企业陷入资金困境的情况下。
虽然物管企业与房企母公司之间天然存在附属上下游业务关系。但部分较为明显的“输血”动作仍很难让人忽视。奥园健康就在2021年12月,花费逾7871万元向中国奥园购买一家连续亏损两年的企业。
另一方面,母公司出于资产处置的需要,将物管平台股份挂上货架已是见怪不怪。这也将会增加相关物管企业的经营不确定性。
从2021年11月开始,奥园健康就数次面临出售。传闻意向购买者从合生创展、碧桂园集团到世茂集团、美的置业,但一直未能最终落定。
目前的安排是,中国奥园拟挂牌转让奥园健康29.9%股份。这是奥园集团寻求国资企业战投入股的前提动作,奥园正将此次股权出售与旗下的旧改项目盘活联系起来。
而最新消息,山东省管国企山东颐养健康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已介入奥园位于珠海的翠微村旧改项目。山东健康旗下山东颐养健康集团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0%。但奥园健康股份出售是否由此落实,目前并未有确切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