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在韩愈这首脍炙人口的诗里,唐朝长安城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被呈现得淋漓尽致,诗中所说的“天街”就是盛唐时的朱雀大街。


(相关资料图)

1月12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发布消息,考古人员在配合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改造项目中,发现了横穿朱雀大街的水渠及渠上5座桥梁基址,这是目前经考古发掘出土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五桥并列遗址。

工地考古遗迹正射影像总图

2021年5月以来,为配合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改造项目,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小雁塔西北角工地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取得重要收获。

至今已发现隋唐长安城朱雀大街、外郭城第七横街、横穿朱雀大街的水渠及渠上5座桥梁基址、朱雀大街东侧水沟及其上与第七横街相通的2座桥梁基址、安仁坊西北墙角、角门及其外侧水渠上的砖砌涵洞遗址,还发现明清时期荐福寺西北角院墙、围沟及院外2处骨灰瘗埋遗迹。出土各类文物350余件,包括陶器、釉陶器、唐三彩、瓷器、铜器、铜钱、铁器及建筑构件等。

莲花纹瓦当

“南朱雀,北玄武”,顾名思义,朱雀门是在西安城墙的南面。何以命名为“朱雀”?这与我国古代传统的“五行”学说有关,“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古人常将其与颜色、方位等众多事物联系起来解释社会与自然现象。古代星宿信仰中的“四象”包括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其中,朱雀与五行之火、颜色之红、方位之南相匹配。因此,古代皇城的南门通常称为朱雀门,朱雀门外的街道,就是朱雀大街。唐朝的朱雀大街又名天门街,简称天街。隋唐朱雀大街是连接皇城朱雀门与外郭城明德门的南北向大街,是隋大兴唐长安城的中轴线。

中国古代以向南为尊,帝王面南而坐,南面称王,北面称臣,皇宫也是坐北朝南,因此,南面朱雀门,成了等级最高的门,在当时的长安城,朱雀大街不仅是只有帝王将相才能走的第一街,还是当时长安城唯一一条可以进入长安内城的大道,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使臣与商人都要从这里进入长安城,威严壮阔的朱雀大街上留下了无数各国友人的足迹,见证了那个时代万国来朝的盛大景象与灿烂辉煌。

桥基2南壁正视图

此次考古,在横穿朱雀大街的东西水渠上发现5座东西并列的砖砌桥基,皆为南北走向,等距离排列。桥基下的渠岸两侧叠涩砌砖(一种古代砖石结构建筑的砌法),砖基与渠岸之间开挖有生土槽,其下铺设石础,上原安置木柱,建有木桥。居中桥基最宽,桥基北侧发现5个础石遗迹,其中尚存3个。两侧4处桥基略窄,完整者南北两侧各存4对础石。据考古实测,中桥恰位于隋唐长安城朱雀大街的中轴线上,与明德门五门道的中门道南北相对。

作为唐长安城的主干线,朱雀大街到底有多壮观呢?据《长安志》等文献记载,朱雀大街的宽度,广百步,折合今150米。根据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考古勘探资料,朱雀大街的宽度达150——155米。根据本次发掘的中桥位置及与朱雀大街东侧水沟边界的测量,结合近年来考古发掘成果,考古专家推算朱雀大街的实际宽度大致为130米左右(不含路沟)。

安仁坊西北角坊墙、角门与门外水渠上的涵洞航拍图

本次考古还发掘出隋唐安仁坊西北角墙基,在安仁坊北墙发现一座角门遗址,门外水渠上发现砖砌涵洞。根据涵洞使用的手印砖等材料,推测大致为盛唐以后。

安仁坊位于皇城之南,据文献记载,本应仅开东西二门。因其西北隅唐时为荐福寺浮图院,院门北开,正与荐福寺寺门南北相对。本次发现的角门形制简单,应是荐福寺的一处便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代荐福寺布局和里坊制度的发展变化。

朱雀大街五桥并列遗址位于皇城朱雀门外1200多米外,与朱雀门和明德门遥相呼应,体现了都城礼制的最高等级,对于隋唐长安城形制布局及礼仪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目前经考古发掘出土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五桥并列遗址,是明清都城中轴线上设置五桥的发端,也是中国都城礼制文化起源、传承和发展的实物见证。

来源:西安市文物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