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成都市发布《成都市智慧社区建设导则》及首批示范应用场景,明确到2022年年底,将示范打造50个智慧社区以及100个智慧小区;到2025年年底,将完成1000个智慧社区建设。
应用信息手段 打造社区治理新形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识别面部细节,道闸瞬间开启,居民靠“面子”即可顺利出入小区。这是成都市利用科技赋能智慧社区建设的一个缩影。
智慧社区是充分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手段,整合社区各类服务资源,打造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与服务的社区治理新形态,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服务智慧化、智能化水平。
导则提出,智慧社区建设应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市民需求和问题导向,依托标准统一、接口兼容、适度超前的技术框架,构建融合基层治理全要素的社区数据库,建成全面服务政府、居民及社会主体的智慧社区综合应用平台,实现多级贯通、分层调度,打造服务更加便民、治理更加精细、安全更有保障、发展更有活力的智慧社区场景,使得居民享受安全、智慧、便捷、美好的未来社区生活。
创新工作路径 建设“1-1-5-N”总体框架
根据导则,成都市智慧社区将按照“1-1-5-N”总体框架建设,集约建设一个智慧社区综合应用平台,打造一个社区数据库,营造包含5大板块、N个应用场景的“场景超市”生态。
一个智慧社区综合应用平台是社区层面参与“智慧蓉城”建设的基层支撑平台及统一入口,按照城市运行分中心功能定位,建设全市统一的村(社区)标准化管理平台,并在全市推广使用。
一个社区数据库作为智慧社区数据运营支撑,将围绕人、地、事、物、情、组织六大类别,按照“微网实格”要求,建立统一数据字段、系统对接、设备接入等通用规范,通过部门数据交换、城运中心数据中台获取、智慧应用场景获取,实现数据融通,全面支撑智慧社区场景建设,赋能社区治理。
此外,成都市鼓励各方围绕社区党建、社区安全、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社区发展5大板块,开放建设各类小微治理场景和特色工具。以党建为引领,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社区安全三大板块分别对应“智慧蓉城”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三大领域在社区层面的场景应用,社区发展板块推动社区融入数字经济发展。目前,已上线社区党建、社区微治理、社区公共空间预约、养老一件事、小区电梯安全等8个示范场景。
聚焦市民需求 共建共享格局显现
成都市智慧社区综合应用平台的“场景超市”建设以开放共建共享为原则,引入开发、运营等服务,按照“统一建平台、开放建场景”的方式,推动优质社区的各类应用系统向平台集成。
纵观全市,一批社区智慧场景渐次成型。比如,新津区通过建设“基层报表通”,整合160余张表单数据源,服务100余个报表场景,实现“智能提数据”,对于夯实人口数据底座、支撑业务多跨协同、赋能基层减负增效、推动数字化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成都市智慧社区的发展蓝图承载着很多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括人脸识别、在线健康监测、一键物业报修等,小到衣食住行,中到基层治理,大到城市决策,都涵盖其中。随着城市社区智慧场景的数量越来越多,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会越来越强。
未来,成都市将持续从最小社区单元入手,坚持以“智慧蓉城”建设为牵引,将智慧社区作为彰显公园城市价值、承载宜居美好生活的微观场域,以基层治理为抓手,以社区智慧场景为关键,以数字底座赋能为支撑,以共建共治共享为路径,立足社区的不同发展阶段,助力城市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