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杨浦区“心动力”青少年健康成长夏令营在上海体育大学的学生活动中心开营,40余名青少年齐聚一堂,开启美好时光。

沉浸式心理成长体验夏令营

“5秒内找到5个人,大家‘抱团’组成5人3足小组。”在上海体育大学休闲体育专业教师赵煜的带领下,营员们排成圆圈形队列并跟随队列快速行走,当赵煜下达指令后迅速“抱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按照游戏规则,5人小组里只能有3只脚立地,大孩子索性一把抱起了年幼的营员,有的手挽着手用身体的力量互相支撑单脚立地,虽然是规则简单的游戏,却极大地激发出了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

赵煜告诉记者,整个夏令营有大量游戏互动课程,从设计上以营地教育为参考,达到趣味性、创造力,和教育性三者融合,“活动好玩孩子才愿意参与,才会通过活动学会用知识去解决复杂的问题,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最终达到教育的效果。”

据悉,本次夏令营由共青团杨浦区委员会和共青团上海体育大学委员会共同主办,旨在围绕青少年心理健康与生活习惯,开展青少年心理成长健康训练,提升青少年的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抗挫力与觉知力、生涯规划与生活习惯等个体素质。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以运动为特色的上海体育大学首次举办心理主题的夏令营,将运动和心理健康有机联结,也是杨浦区致力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首推的一次创意十足的沉浸式心理成长体验夏令营。

助力青少年走出心理舒适圈

活动中,赵煜告诉大家,每个人的大脑里边都有五种不同的情绪,分别是乐乐、忧忧、怒怒、怕怕、厌厌,每种情绪都有两面性。“情绪不分好坏,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情绪更好地认识自己,学会调整情绪达到一个健康的状态。”

游戏互动式团体沙龙、创意舞蹈,趣味空竹、花样跳绳……活动一项接一项,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心动力”体验。

营员吴天翊表示,“暑期在家里也没什么安排,我喜欢来夏令营参加各种运动课程,增长自己的见识,还能认识新的朋友。”

此次夏令营共分为6个组,每个组配备一名组长和安全员,均由上海体育大学心理学院的学生来担任。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和孩子们很快打成一片,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青少年在成长的青春期阶段往往难以独自突破心理防线去对抗自己的缺点,而通过艺术、运动和心理互动游戏的课程设计,能够让孩子们走出心理舒适圈,让大学生们成为他们的榜样,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价值观。“这是一个双赢的设计,”上海体育大学心理学院辅导员张李兵告诉记者,“希望通过这一次的夏令营激发我们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同时把大学生的正能量和健康快乐情绪传递给孩子们。”

沈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