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几乎与正荣同时,融信在3月31日深夜发布了2022年度业绩报告。杠杆尽头,狂飙失速。

报告期内,融信中国收入300.59亿元,较去年减少约9.69%,毛亏61.2亿元。


(相关资料图)

其中,物业销售板块收入286.4亿元,同比减少9.66%,已交付物业的已确认建筑面积为131.2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约42.56%;建设服务板块收入6.46亿元,同比减少30.83%;租金收入、酒店营运及其他板块收入7.73亿元,同比增长19.63%。

同时,年内溢利较去年17.27亿元转盈为亏,亏损约124.4亿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达112.35亿元,去年为12.95亿元;负债比率由66%上升至107%。

财报解释,利润亏损主要是由于相较2021年,集团2022年交付不同物业组合,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大幅增加。

2022年度,融信中国金融资产减值7.88亿元,投资物业公允值亏损7.39亿元,年度录得其他亏损净额约11.51亿元,主要由于处置若干项目导致的处置损失。

还需注意的是,报告期内融信中国非控股股东应占年内全面亏损12.05亿元,占公司年内全面亏损9.7%,非控股股东权益244.48亿元,占权益总额79.8%。少数股东权益与应占损益并不对等。

债局下半场

在2022年上半年,融信仍在频繁偿债自救。

如2022年2月24日,完成注销1.94亿美元票据,又于次日宣布,已安排资金至境外账户,用于偿还存续的本金额2.63亿美元票据及累计未付利息2396.57万美元。

2022年4月27日,融信宣布已安排资金人民币7.27亿元汇入专项计划托管专户,用于偿还两天后到期的中山证券-融信集团3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然而,这份体面在下半年未能延续。

融信中国旗下2023年6月到期的8.1%优先票据项下一笔金额为1279.8万美元的利息,及于2023年12月到期的7.35%优先票据项下一笔金额为1506.75万美元的利息分别于2022年6月9日及2022年6月15日到期,至今尚未偿还。

另外,本金总额分别为6.88亿美元及4.13亿美元的2022年到期8.75%优先票据,及2023年到期8.95%优先票据,已分别于2022年10月25日及2023年1月22日到期,包含应计未付利息总计分别7.18亿美元及4.31亿美元已到期应付,亦未偿付。

于2022年12月31日,融信中国借款总额约424.04亿元,较2021年末557.78亿元减少23.98%。尚未偿还借款(包括银行借款、信托及其他借款、境内公司债券、优先票据及资产支持证券)的加权平均实际利率约6.86%,较2021年增加0.5个百分点。

债务有所压降,但现金流缩窄的幅度更大。期末融信中国拥有现金及银行结余约95.44亿元,较2021年末220.55亿元减少56.73%。

其中,在手可用的现金及等价物47.88亿元,较上年117.2亿元,减少59.15%;受限制现金39.75亿元,较上年64.83亿元,减少38.69%;定期存款7.81亿元,较上年38.53亿元,减少79.73%。

截至2022年末,融信中国拥有员工1215人,较2021年末2449人减员过半,对应的员工开支为2.93亿元,较2021年减少66.82%。债务承压,融信不得不节衣缩食。

“地王”后遗症

反映在投拓上,2022年融信摘地数量挂零。

而回顾2021年,融信中国逆市拓储,新增土地项目42个,总计容建筑面积为647.6万平方米,权益建面,地块收购的平均成本约为每平方米人民币11,259元(按计容面积计算),权益金额约195亿元。

虽然相比2020年的拿地金额277亿元有所下降,但单位成本持续增加,2019—2021年其拿地的平均成本分别为6648元/平方米、9596元/平方米和11259元/平方米(按计容面积计算)。

“地王收割机”的马达轰鸣声,在2022年戛然而止。

融信中国财报表示,将继续专注于当前的物业开发业务及在中国一线及二线城市收购优质地块,而在公告日期,集团概无未来投资方面的任何具体计划。

2022年12月31日,融信中国总建筑面积约为2490万平方米,按年减少380万平方米,每平方米土储平均成本8,022元,较2021年的8202元略有下降。

其中,65个项目已竣工,总建面795.71万平方米,权益建面413.36万平方米,74个项目在建,计划总建面1703.1万平方米,权益建面959.07万平方米。

2022年,融信上海、杭州、郑州等地多个项目一度传出停工传闻,其中,嘉定新盘融信海纳印象于2022年6月底宣布复工,预计2023年8月30日交房。有业主透露,开发商已明确表示,如若不能按时交付,将按照合同进行赔付。

除了债务压力外,融信中国接下来还要应对交付难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