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1月30日消息,惠誉评级此前表示,受就业和收入前景疲软、房价下滑、家庭杠杆率攀升,以及直接刺激措施缺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许多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的疫后消费复苏之路可能会更加崎岖。尽管如此,2022年个人储蓄的强劲增长或将为惠誉预期创造上行空间。
中国于去年12月初放开疫情管控措施以后,各大主要城市在当月下旬至2023年1月期间快速感染过峰,此后零售活动有所回升。中国全面开放后疫情过峰速度快于其他经济体是本轮经济活动低谷反弹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的感染率激增导致2022年12月份的社消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8%,全年下降0.2%。
惠誉预期,尽管消费者因担心封控而囤积商品推动2022年的基数走高,食品类和饮料类等生活必需品的零售额仍有望迎来强劲增长。但去年12月的药品销售额大幅上升可能仅为暂时性现象,其主要为当时消费者因感染风险加剧和担心供应短缺而急于购药导致。
非生活必需品消费或将在消费者情绪逐步改善后开始复苏。2022年服装和化妆品等品类因出行限制而需求低迷,随着需求恢复,该等品类有望在低基数上实现更加强劲的增长。然而,汽车销售或将受今年潜在价格竞争和优惠政策到期影响,无法重现增长态势。2022年底优惠政策(燃油车50%的购置税减免及新能源车补贴)到期前有大量消费者选择提前购车。
惠誉预期,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就餐购物,受防疫限制措施冲击最大的餐饮和线下购物将在低基数基础上率先复苏。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BBB-/负面)、美团(BBB-/负面)和金鹰商贸集团有限公司(BB+/稳定)等发行人将从中受益,但具体信用影响将取决于中国重新开放后各公司的发展战略。
消费复苏之路受到低迷的消费者信心影响,或将一波三折,家庭财富缩水、就业和收入前景黯淡、家庭杠杆率上升以及新冠疫情可能卷土重来等风险因素影响着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房地产市场低迷使房屋净值受影响,从而削弱了中国消费者的财富和支付意愿;据中国人民银行的一篇报告,2019年房屋净值占中国城市家庭资产59%左右。2022年12月,中国70座主要城市中有64座城市的二手房价格同比出现下降,2022年新房销售同比下降28.3%。
家庭负债率攀升亦削弱了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数据,居民杠杆率从2019年第三季度的55.3%迅速升至2022年第三季度的62.4%,而其他疫后重启的经济体(如美国和欧洲等)居民杠杆率则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大体呈下降态势。
同时实质性消费刺激措施的缺失也与许多其他主要经济体复苏初期的情形有所不同,许多其他主要经济体在复苏初期相继出台刺激方案,令零售销售大受裨益。中国政府出台的政策支持主要聚焦基础设施投资来促经济,此举或无法直接助力消费。尽管如此,在经济活动正常化之后,高额的超额储蓄余额或为2023年实现"追赶式"消费及预期外上行带来一定的潜力。截至2022年12月,个人储蓄金额达到121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