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华润置地销售端受到行业调整的影响,增长速度放缓,但得益于今年在各地的“大举扫货”,能够预见随着市场在政策暖风之下迎来复苏,将会受益其中。
12月12日,华润置地公布了截至2022年11月末止一个月未经审核营运数据。
11月份,华润置地及附属公司实现总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222.0亿元,总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109.81万平方米,分别按年增加9.1%及减少11.9%。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报告期内,华润置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及权益合同销售建筑面积分别约164.8亿元及83.47万平方米,较去年分别增加14.8%及减少9.4%。
华润置地在公告中指出,今年1-11月,已达成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2517.3亿元,总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1155.19万平方米,但相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滑,前者按年减少7.0%及后者下滑26.1%。
租金方面,剔除免租影响下,华润置地仍保持增长态势,截至11月末,累计投资物业实现租金收入约人民币165.6亿元,按年微降0.1%。投资物业累计确认减免租金金额约人民币23.7亿元,剔除减免租影响,较去年同期实际增长14.4%。
今年房地产行业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各地疫情反复,房企推盘、销售节奏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期房项目停工叠加疫情影响,导致行业信心下滑及需求进一步后置,房企销售去化也受到不小阻碍。
观点指数发布的“2022年1-11月房地产企业销售表现”研究成果显示,11月份前100房企实现权益总销售金额4236亿元,环比上升32.4%,同比下降26.9%。华润置地的表现则与大趋势相反,11月的权益销售金额同比增加14.8%,环比减少18.09%。
从具体月数上看,今年1-6月,华润置地权益销售表现上仅有3月和6月较去年有正向增长,上半年权益销售874.5亿元,较去年下滑15%。下半年销售逐渐维稳,仅有8月份较去年同期有略微下滑,约3.5%。
据观点新媒体统计,截至今年11月末,华润置地权益销售金额为1777.8亿元,较去年同期微增0.85%。
数据来源:观点指数整理
今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销售跌幅触底,于是三四季度的去库存、冲业绩则是房企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万科中期业绩会中也指,下半年将调整销售激励政策、整合自身销售力量,紧抓下半年项目销售去化。
华润置地在中期业绩会也指出,下半年新推货值充足,且85%处在一二线城市,一线城市占比30.4%,二线城市占比54.6%,另外华润置地对今年业绩排名有所追求,下半年将抓销售、抓回款、抢供货和强去化,也暗示了下半年的出货抢收步伐。
根据华润置地新推货值聚焦在一二线城市的布局,这个策略短期来讲具有优势。但长期来看,这部分城市也有着较高的竞争强度及限价要求,追求去化不免将影响销售均价的表现。
回看具体数据,7月份华润置地权益销售均价达到今年高位,录得2.69万元每平方米。到了8月,该项数据走低至1.86万元每平方米,环比跌幅近30%,后续又逐渐拉回,直至目前的1.97万平方米。
紧抓最后年关机会,华润置地还在深圳推出了“保价安心购”,为购房用户提供改善预期管理,为其“兜底”。花样促销的背后,实质就是年终抢收业绩。
12月5日消息,华润置地深圳大区近期对即将入市的润晖府、润曦府两个项目推出五大安心购福利。除相关折扣优惠外,华润置地方面还承诺,这两个项目自签署协议之日起至所有房源售罄之日止的保价期间,承诺降价补差价。
“买房保价”重出江湖,这是今年深圳首个宣布降价赔付的房企。
数据来源:观点指数整理
另外,根据公告披露出的数据,华东大区及华北大区仍为华润置地的销售重心区域。
两个大区的签约金额为1389.69亿元,占总签约金额的55.20%。
深圳大区虽然在签约均价上为众大区中的最高位,为3.91万元每平方米,用5%的销售面积撬动了10.30%的销售总额。但作为华润置地业绩“压箱底”的大区,这个成绩并不出色。
以今年华润置地深圳大区的销售目标为440亿元来算,前11月完成销售259.41亿元,完成目标额的59.95%。
从拿地投资上看,今年华润置地拿地扩张动作较为积极,投资力度上也高于同行。根据观点指数发布的“1-11月房地产企业新增土地储备报告”显示,在行业下行周期,地产国央企成为拿地主流。
前10个月,保利发展、中海地产和招商蛇口、华润置地及万科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实现逆市投资。
在今年集中供地中,华润置地一改以往谨慎的投资策略,在多个城市密集拿地,且主要集中在楼市表现较好的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据统计,华润置地今年1-10月新增权益土储565.3万平方米,拿地权益金额835.9亿元,新增货值1175.1亿元。
华润置地逆势扩储的背后一方面是因为行业普遍面临着销售下滑的现象,国企央企融资渠道通畅,而民营房企融资受阻,给到了央企和国企性质的房地产公司以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土储是未来业绩增长的发动机,业绩增长目标需要补充土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