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年纪大了,也不爱出远门,能在社区内享受到充分的服务,感觉生活越来越幸福了。”家住浙江省江山市周家青未来社区的张阿姨笑着说。
(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江山市以“六方协同、金牌服务、全域覆盖”为工作路径,借省级平台推广之势、部门资源融合之力、居民社群参与之机,系统推进未来社区创建工作。截至目前,累计投入1.7亿元用于未来社区建设,成功创建了一批未来社区,包括1个省级未来社区和1个市级未来社区,总受益人数达7.5万人。
远近集成 一盘棋构建服务体系
城区全域覆盖,推动“小盆景”变“大风景”。江山市提前编制全域未来社区布点研究规划和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建立“全面普查+以评促建”的社区公共服务补短板机制,形成“调查-评估-提升”动态闭环。目前已完成23个行政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调查,建立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项目库,2023年申报第七批6个未来社区,实现未来社区覆盖率超过50%,预计2026年实现未来社区全域覆盖。
激发金牌服务,推动“小体系”变“大参与”。为破解单一依赖社区组织活动、服务类型缺少针对性等问题,江山市打造未来社区金牌服务体系,为各类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变管理对象为共治力量。招募“金牌达人”作为社团负责人,每月常态化开展活动。
聚焦一老一小,推动“小服务”变“大集成”。加大服务供给力度,构建“社区大照护”体系。配建康养中心,制定每周社团活动计划,与养老机构签订协议,提供短期照护服务。配置幼儿照护驿站,联动社区内儿童乐园、幼儿园,提供生活照料、幼儿早教等服务。配建老幼融合服务场景,提供青少年“四点半学堂”、职业人员“乐活角”、老年人“常青课堂”等多种类、多年龄段的服务场景,目前已开展300余场各年龄段课堂活动。
短板补强 全方位提升社区风貌
补强居民刚需短板,提高社区服务集成力。围绕一老一小活动空间不足、锻炼设施不齐、停车难等问题,紧扣群众刚性需求和高频场景,统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资金,集成提升社区公共服务品质。如统筹民声、周家青等片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资金用于新建3个社区邻里中心,增加停车位674个,更换健身器材17套。
补强文化内涵短板,增加社区治理凝聚力。江山市不断加强文化实践阵地建设,创建社区党建治理模式。如周家青未来社区打造“蜂王引领、构筑蜂巢、引蜂入巢”的红色党建文化新体系,下设网格党支部,打造5级红色物业联盟体系,培育社区调解组织,累计服务超过700人次,借助未来社区在线平台,累计预防监管社区重点人群和重大紧急事件达2万余起。
补强景观风貌短板,强化社区环境吸引力。江山市按照“渐进整改、分期实施、增点扩面”工作模式,更新社区绿化景观节点,提升环境品质。通过路面立面整治、架空层改造、景观小品修补等行动,亮化社区景观风貌。
资源赋能 多渠道创新运营机制
为破解未来社区难以独立运营、依赖政府输血等问题,江山市打造“街道、社区、部门、国资、企业、社会组织”六方协同的可持续运营模式。街道统筹政府、居民、社会、物业服务企业四端资源;社区主导运营工作;组织部、民政、侨联等部门支持共享食堂、侨胞服务站等场景建设;国资公司与民营企业共同出资成立物业服务企业;科技服务公司提供运营指导;社会组织提供社群活动。
克服社区普惠服务与居民需求偏差,通过未来社区在线平台提升治理水平,实现社区、居民、企业、社会组织的四端融合。打通社区后台管理、智慧安防等系统,实现住户信息全上线,数字化设备全联网,实时分析社区服务数据、活动信息和安防情况等,动态优化社区普惠服务供给。
以“项目统筹、部门协同、财政支持”保障机制为核心,破解无省级专项资金支持问题,强化资金要素保障。统筹项目专项债、财政资金,协调国企减免运营费用,降低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