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忻奇琪

曾经的“千亿黑马”房企新力控股(02103.HK,下简称“新力”),在漫长的18个月停牌后,被港交所宣布取消上市地位,成为第一家被摘牌退市的内房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自2019年11月15日在港交所成功敲钟后,新力上市仅22个月就开始了停牌之路。

2021年9月,因两笔境内债出现逾期,新力股价暴跌87%,并公告宣布停牌。此后,公司披露累计逾期债务超63亿元,但却并未制定债务化解方案。

4月6日,港交所发布公告称,新力控股股份自2021年9月20日起暂停买卖。根据《上市规则》第6.01A(1)条,若该公司未能于2023年3月19日前复牌,港交所可将该公司除牌。

而事实上,新力也未能在3月19日前履行复牌指引。这意味着,自4月13日上午9时起,新力控股的上市地位将被正式取消。截至2021年9月20日停牌时,新力控股股价报0.5港元,总市值17.85亿港元。

新力控股董事长张园林,图片来源:企业官网

销售额曾破千亿

4月6日,广东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房企无法复牌退市了,对房企来说意味着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渠道堵塞了,也意味着其信用能力继续恶化,引入新资金实现债务重组并实现复生的希望更加渺茫了。

“当新力退市成为定局后,接下来也大概率会宣告破产或者被收购。即便发布年报而留在港交所,也会因为连续的经营业绩滑坡而被责令退市。”李宇嘉进一步表示。

新力控股集团创办于2010年,于2019年11月登陆港交所。2020年,新力控股取得销售额1137亿元,跻身千亿房企俱乐部,也曾被业内誉为最年轻内房股,是江西最大民营房企之一。

规模破千亿的同时,新力“狂飙”后遗症也逐渐开始显露。

2021年9月30日晚间,新力控股公告称,由于集团面临流动资金问题,公司若干附属公司未能于相关到期日或之前就两项境内融资安排于2021年9月18日支付应付利息合共人民币3874万元。

当时,新力方面曾表示,正与有关贷款人积极进行协商,以期就还款安排达成一致,而有关贷款人迄今为止并未要求加速清偿或采取任何其他强制行动。

2021年10月18日,新力控股约2.4亿美元的优先票据到期。在出现流动性危机之后,新力陆续将大湾区、长三角的土地或者在建在售项目股权出让,但对大笔到期债务来说显然是“杯水车薪”。

2021年12月,新力方面称因为核数师的薪酬谈不拢所以导致核数师辞任,而新聘请的核数师不到3个月也辞任了。2022年3月,新力又称因为财务报告单位的主要雇员离职,最终在披露2021年半年报后,新力就再无披露定期财报。

截至2021年上半年,新力实现收入112.18亿元,同比增28.9%;期内毛利24.38亿元,同比下降7.28%;毛利率21.7%,下降8.5个百分点;归属股东净利润7.63亿元,同比减少7.06%。

多家房企停牌至今

除了新力之外,还有不少内房股也同样面临着退市的风险。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世茂集团、花样年控股、彩生活、阳光100中国、当代置业、奥园等房企,均因未按期披露2021年年报而停牌至今。

此外,佳源国际控股、佳源服务、旭辉控股、旭辉永升服务、祥生控股、大发地产、上坤地产、力高集团、力高健康生活等房企因未按期披露2022年年报被停牌。

同样面临终止上市的还有四川房企——蓝光发展(600466.SH)。

4月7日,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第一次风险提示公告。公告显示,蓝光发展股票2023年4月6日收盘价为0.95元/股,首次低于人民币1元。

而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股票上市规则”)第9.2.1条第一款的规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仅发行A股股票的上市公司,如果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公司股票可能被上交所终止上市交易。若公司股票触及上述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上交所将在15个交易日内对公司股票做出终止上市决定,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第9.6.1条第二款的规定,交易类强制退市公司股票不能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此外,经蓝光发展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公司预计2022年度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08.21亿元左右。

李宇嘉向记者进一步表示,目前不少房企为了复牌,积极推进债务重组或引入纾困资金,例如:融创、世茂积极出售资产回流资金的同时,致力于化债事项。

在李宇嘉看来,退市是倒逼机制,倒逼董事会和管理层加快推进债务问题解决。从这个角度来看,退市是有好处的,有利于企业加快债务重组,从而让债务风险尽快处理,软着陆。有进有退,通过市场的力量来优胜劣汰,才是房地产和资本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