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松水,沃野千里,广袤的吉林大地,升腾着高质量发展的热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吉林省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过程中,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包含13个涉及产业空间布局的专项规划,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力争在东北全面振兴中实现新突破。

城市“协奏曲”:以都市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一主六双”是吉林省对发展形势深入调研,着眼于加快高质量发展,着力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的重要战略抓手。吉林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决定》,目前正在积极落实。

依托这一发展战略,吉林省计划发挥长春主导(一主)作用,围绕产业发展布局构筑环长春四辽吉松工业走廊和长辽梅通白延医药健康产业走廊“双廊”,构建大图们江开发开放经济带和中西部粮食安全产业带“双带”,做精长通白延吉长避暑休闲冰雪旅游大环线、长松大白通长河湖草原湿地旅游大环线“双线”,打造白松长通至辽宁(丹东港、营口港、大连港)大通道、长吉珲大通道“双通道”,建设长春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西部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双基地”,实现长吉、长平一体化“双协同”。

作为国内省会首位度(省会城市经济占全省比重)最高的城市之一,长春占吉林省GDP比例超过50%,近年来仍在拓展经济空间、壮大规模总量,争当区域经济发展“领头羊”。而吉林省内其他地市州不同程度存在经济体量不足、产业优势不强等发展难题,需要拉动带动。发挥长春优势,通过构建城市群产业带拉动省内更多地市州协同发展,是吉林省统筹城市发展推动经济迈上新台阶的重要路径。

在吉林市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12栋厂房整齐矗立,虽然已是寒冷冬日,但办公楼内部装修依然火热进行。“这是长春、吉林两市共同谋划的产业项目。”产业园项目专班工作人员孟维新说,项目建成后将着重吸引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配件生产企业入驻,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助力吉林省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吉林市是吉林省内第二大城市,自然资源丰富,近年来生态旅游等产业发展迅速,但经济规模增长较为缓慢。长春、吉林两地距离约100公里,“长吉一体”共同谋划建设汽车产业项目,旨在扩大长春优势产业集群覆盖范围,拉动吉林市经济加速。

在东北地区,长春市近年来发展势头较为强劲。红旗品牌汽车产量从2017年到2021年5年增长60倍,长春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3次获国务院通报表扬。突出战略引领,长春明确现代化都市圈总体定位。形成以《长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主体的战略规划体系,汽车等支柱产业高端化、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规模化、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品牌化。

“汽车城”长春的汽车产业,成为吉林省内地市州协同发展的首支引擎。四平市是我国传统工业城市,“三机两车”曾驰名全国,是“中国换热器之乡”,近年来致力于工业转型升级。在四平—长春共建汽车产业园内,部分入驻企业已经开始生产。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总规划面积60万平方米,总投资30.1亿元,以汽车零部件加工和专用车改装项目为主导产业。

“为中国一汽配套零部件的企业许多位于江浙沪一带,在我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预计有更多发达地区零部件企业向吉林省转移,这对于四平经济发展而言是大好契机。”四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郭殿海说。

按照“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双协同”部署,长春与吉林市、四平市还将继续协同深化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提升吉林省中部城市群整体实力。吉林省还计划通过“双通道”“双基地”等规划,扩充完善交通网络,统筹布局经济要素,让吉林省内城市间“一体化”协同发展更为便利。

产业“大合唱”: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动能

冬日的东北清晨,呵气成冰。早上7点,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转向架制造中心焊接产线组工人王善更已经在检查生产线上的焊接设备,开过早会,他就开始焊接实验片。2000度的高温下,焊枪发出刺眼的弧光;头戴防护帽,王善更的额头很快渗出汗珠。

“这是我们正在研发的轻量化、高强度新材料高铁转向架,重量是传统材质的60%,强度却是两倍多。”王善更对记者说。设计生产了“复兴号”、京张高铁智能动车组的中车长客公司,是吉林省工业制造的“金名片”。以往,中车的高端制造优势在吉林省内都集中在长春,如今这一优势正随着“一主六双”战略扩大,重塑工业空间布局,重塑产业经济地理。

汽车、石化、食品、医药……吉林省内各个城市主导产业不尽相同,经济发展路径各异,产业布局较为分散,产业要素难以集中。根据“一主六双”战略,吉林省集中力量规划建设“双廊”“双线”“双带”,围绕高质量发展调整全省产业布局,构建汽车、农产品加工、石化、医药、旅游等多个产业协同载体,让原本“各自为政”的地区优势产业协同提升,构建现代产业格局,提升全产业链水平。

抢抓“双碳”时代机遇、加快绿色低碳发展,今年初,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了100天的中车松原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全面启动。这一项目是吉林省环长春四辽吉松工业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一二期总占地面积80万平方米,分为产业项目和风光资源开发两大板块。智能化、数字化、低碳化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将布局整机、叶片、塔筒、发电机、储能设备、电气设备、智能运维等产业,全部建成后可为东北地区风电产业提供设备保障。

传统产业新能源化,新能源产业更在吉林省级层面进行全域统筹。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把握创新发展和能源安全主动权,吉林省统筹谋划建设西部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将风、光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白城市位于科尔沁草原东部,风能、光能资源丰富,积极利用风能、光能等清洁能源进行电解水制氢,在产业应用等方面进行探索。根据“氢动吉林”中长期发展规划,吉林省计划把氢能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加强技术研发,提升装备制造水平,在东北区域打造“哈尔滨一长春一大连”氢能走廊。

而在吉林市,11月18日,吉林化纤12000吨碳纤维复材项目1#碳化线一次开车成功。“12000吨碳纤维复材项目产品主要应用在风电、光伏等绿色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和建筑补强等领域。”吉林化纤集团12000吨碳纤维项目负责人徐延生说。

截至目前,吉林市拥有吉林化纤、吉林碳谷等25户碳纤维生产企业,下一步将围绕“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聚焦新能源汽车、风光发电、航空航天、压力容器、氢能利用等重点领域,建设以吉林化纤为主力军的碳纤维产业集群。

制造业优势重构的同时,以往分散的旅游业等“无烟产业”也在全省层面得到统筹谋划。吉林省做精长通白延吉长避暑休闲冰雪旅游大环线,打造长松大白通长河湖草原湿地旅游大环线,坚持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

查干湖是我国十大淡水湖之一,以冬捕闻名全国。隆冬时节,冰面温度低至零下20℃,渔民们热火朝天地从湖水中拉出一网网鲜鱼。上岸的鱼儿迅速冰冻,再经分拣、包装,销往全国各地。冬捕时节,游客们早就预订了房间,在冰面上看完冬捕,再坐到火炕上吃鱼。

吃饱喝足,再到松花湖、长白山赏冰玩雪。目前,吉林省内各大滑雪场已经开板。2021-2022雪季,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万科松花湖度假区滑雪场、长白山万达国际度假区滑雪场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分别达到了72%、351%。

端上度假区餐桌的,必然是吉林大米。吉林启动中西部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2021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07.84亿斤,比上年增加47.24亿斤,净增量居全国第二位。坚决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吉林正向年产1000亿斤粮食的新目标全力以赴。

创新“变奏曲”:全力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

目前,经济结构偏重、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物流交通不便、对外交往不足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吉林等省份加速转型升级。

为此,吉林省在“一主六双”规划中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突出创新驱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要素保障。着力建设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和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并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同时,积极畅通国内国际联通渠道,打通区域经济协同的空间关节点,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11月中旬,长春高新生物医药产业园超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化项目一期生产系统主体建设已经进入尾声。这一项目由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约6.9亿元,占地面积6.81万平方米,主要生产可吸收界面螺钉、聚乳酸面部填充剂、聚醚醚酮界面螺钉、带袢钛板、金属带线锚钉等产品。“项目全部建成后,未来5年可实现产值超百亿元,将对我国生物医用材料和医疗器械行业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庄秀丽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长春科教资源比较富集,创新引领经济发展势头较为迅猛。2021年10月,长春作为全国78个创新型城市中3个代表之一,参加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把创新作为发展内生动力的主要生成点,长春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在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上,力争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2022年4月,长春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长春市的创新龙头区域,长春新区成立以来,集聚各类国家级研发机构55个、全国重点实验室5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740户,“专精特新”企业322户。东北地区首家独角兽企业长光卫星也位于长春新区。

11月16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谷神星一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3D08星、高分03D51-54星等5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吉林一号”卫星在轨数量达到75颗。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产品需要好通道才能运抵用户手中。吉林省谋划以白松长通至辽宁(丹东港、营口港、大连港)大通道、长吉珲大通道为“人字形”通道布局,内联外扩、通江达海,促进吉林与东北亚区域相连、与欧洲连通,与环渤海、京津冀对接。

“主要想法是以高速铁路、机场、高速公路和综合交通枢纽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大通道、大网络、大枢纽,形成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交通运输网,作为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纽带。”吉林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李东起说。

中欧班列已经在加速中国内陆省份吉林与欧洲腹地的联通。11月17日,中欧班列“长满欧”从长春兴隆铁路口岸发车,载着5辆油电混合丰田品牌汽车,经满洲里出境发往俄罗斯。运营这一线路的长春国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玥介绍,中欧班列(长满欧)由长春始发,途经俄罗斯西伯利亚、白俄罗斯布列斯特、波兰华沙、德国纽伦堡等地,比海运节省20多天。

横跨欧亚的创新连接也更为紧密。在中国东北的长春市,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于11月21日实现暖封闭,比原计划的任务节点提前了一个月;在欧洲腹地的慕尼黑,吉林通用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欧洲研发中心的员工正在加紧开发奥迪新能源汽车项目的铝制前后转向节、铝摆臂产品。

以无形的科技力量激发产业内生动力,以有形的通道建设打通联通关键节点……吉林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正通过创新升级,以研发和产品联通欧洲和国内,在全球产业链重构过程中持续发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