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上班像旅行,而我上班像取经”“压垮上班族的最后一根稻草”……大城市的“通勤难”常会引来网友和媒体的吐槽。45分钟的通勤时间,是全球公认的理想通勤时间分界线,通勤时长超过60分钟则被定义为“极端通勤”,而与之相对5公里以内的通勤被称为“幸福通勤”。大城市“通勤难”已成为摆在上班族面前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日前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长距离通勤已成为我国大城市普遍存在的现象。2021年,全国承受60分钟以上“极端通勤”的人口超1400万,其中有近600万为青年人群,七成主要城市“极端通勤”增加。


(资料图)

通勤距离远、候车时间久、路程时间长、乘车体验差等通勤痛点最为上班族所诟病。在早高峰中,和清晨的困意缠斗;在晚高峰里,被一天的疲惫拖进梦乡。“通勤加难”不仅增加了工作成本、影响工作效率和心情,更直接降低了生活幸福感。

轨道交通是解决“极端通勤”重要手段

如何让每天的通勤更顺心?在上班族眼中,漫长的通勤距离和时间是每天需要面对两次的“大山”。在行业专家看来,城市通勤中遇到的种种“槽点”,反映了一段时间内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面临的诸多挑战。除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交通基础设施与城市土地的融合匹配程度、基础设施结构布局等问题,城市的职住分离度最受关注。据专家介绍,职住分离度可以理解为从居住地到最近就业场所的距离,用于衡量城市职住空间供给的匹配度与平衡性,职住分离度越小说明城市职住空间供给的平衡性越好。

过去我国城市规划中一度强调城市的功能分区,而功能区过大造成了较大问题。在城市核心区域房价高、就业岗位通常集中,家庭购房居住地点多选城市非核心区域,由此导致大量的交通通勤,上班族在路上的时间比较多,城市运营效率比较低。《报告》显示,2020~2021年近七成城市职住分离增加,特大城市增幅尤其显著,郑州、青岛、徐州是职住分离加剧最严重的城市。

“职”与“住”的距离不应该成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如何通过提倡职住平衡达到减少通勤的距离和时间的目的?专家建议,在城市的已有格局上,可以通过鼓励租赁的方式来助力通勤方便;在新城区建设中,则应更加注重城市空间的发展和周边配套,比如在居住用地附近增加办公用地、商业用地等,增加改善职住平衡的可能性。

不论是实现职住平衡,还是解决“极端通勤”,相关规划专家认为,在当下,轨道交通依旧是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手段。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将城市土地规划和轨道交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各大城市缓解交通拥堵、减少通勤时长的普遍做法。

据了解,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底,全国新开通地铁、轻轨运营线路近1700公里,40个地铁运营城市中32个城市有新增轨道里程。在原有道路交通布局与设计上,打造“生活圈”概念,尽可能地融入职住平衡理念,是提高“幸福通勤”比例的钥匙。

此外,通过探索轨道站点周边土地开发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如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通过区域规划指标平衡与动态调整,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轨道交通促进职住平衡优势。提升通勤质量和体验感,打造城市轨道交通接入接出其他交通方式的组合出行系统,提升轨道交通全过程出行效率同样十分重要。例如,轨道交通直接接入站点周边的所有主要建筑物、地面公交场站等。

越来越多市民选择绿色通勤

随着社会对“双碳”目标认识和理解的逐渐加强,寻求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来缓解当下城市交通压力,已成为特大城市治理的有效手段。降低通勤时间、提高通勤效率、美化通行环境,是抵达幸福通勤的根本。研究表明,作为刻画通勤出行行为重要指标的通勤时间和通勤方式,通勤时间在影响居民幸福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于通勤方式来说,使用非机动化方式出行的,包括步行和自行车,通勤者幸福感最高,而使用公共交通通勤方式的幸福感低于使用非机动化方式和小汽车。因而,提升居民通勤幸福感,需要让公共交通快捷起来、舒适起来,同时倡导居民绿色出行,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

近年来,各地持续推动慢行系统改造升级,改善慢行交通与轨道交通的接驳换乘,打造城市骑行系统,提升居民通行效率,让绿色出行变成一种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市民选择绿色方式通勤。

深圳构建绿色低碳的城市交通出行体系,以推动“轨道-公交-慢行”多网融合为核心,通过进一步完善慢行出行网络,规划建设自行车高速公路和慢行骨干网,推动慢行活动空间精细化改造,打造安全、连续和舒适的城市慢行交通体系,打通“最后一公里”毛细血管,提升公共交通出行竞争力。一项调查显示,有93%的深圳受访者会采用公共交通作为日常通勤交通工具。

北京市秉承“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的交通发展理念,从规划、建设、管理、执法等全方位体现从“以车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细节上的改变让市民骑行、步行时更踏实放心。从为小汽车服务到为自行车让路,慢行交通出行方式的回归,也正在逐渐推动城市形态的改变。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设置自行车路口一次左转74处,明确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交通流线和通行权限,路口通行秩序得到明显改善。随着慢行系统持续优化,北京市民骑行、步行意愿增强,北京绿色出行比例逐年提升,2022年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有望达74.6%。

长沙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公交线网架构,不断推动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极大地满足市民多样化出行需求,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感,增强城市的活力与竞争力。《报告》显示,长沙系唯一连续3年45分钟公交服务能力提升的城市。“抬脚上公交、出门坐地铁”的城市公共交通取代了私家车,成了众多市民出行的首选方式。

各地多措并举,构建畅通、舒心、方便的交通系统,打造处处体现城市温度的通勤场景,多样化的绿色出行选择,让“上班路”“回家路”更加舒心美好。

城市体检为通勤难“问症把脉”

减轻通勤压力是重要民生工程,也是检验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试金石”。这也正是当下各大城市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的一个重要主题。譬如北京,为了减轻通勤族负担、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在进行“五子联动”的过程中,积极进行交通优化,包括增设地铁线路、设立直达公交、推进快速路免费等。

城市体检是近年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创新举措。交通便捷作为城市体检8个方面之一。其中,“单程平均通勤时耗”“5公里以内通勤比重”“轨道800米覆盖通勤比重”作为衡量交通便捷的重要指标被纳入“2022年城市体检指标体系”。专家表示,通勤交通是反映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城市职住空间演变反映了城市经济增长、土地扩张带来的空间格局的深刻变化。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中心空心化、城市外围卧城化带来大量的长距离通勤和钟摆式交通,这正是交通拥堵、尾气污染等城市病的根源。从更多维度来看,城市通勤范围的空间尺度体现了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和张弛程度,是对都市圈发展阶段的重要反映。对职住关系的现状度量是以人为本审视城市空间和功能的重要手段,应该作为城市体检工作重点关注、持续跟踪的主题。

当前,我国正在推动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城市体检评估制度。专家认为,随着城市体检工作的推进,及时发现病灶、诊断病因、开出药方,各地将如何用好城市体检这个行之有效的手段,为破解城市通勤难提供可能的决策依据和解决方案,值得关注和期待。

健全友好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是城市幸福的关键一环。通勤交通是诸多城市问题的牛鼻子,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反映。各地通过各种政策优化与精细化治理提升,促进城市合理的职住空间形成和交通体系低碳化转型实现,为普通市民提供合理可控的通勤时间和多样化的交通选择,不仅有助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也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