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曾和同窗郭广昌齐名的“外滩地王”戴志康,一度被认为是资本市场中呼风唤雨的高手,二人也谱写了地产界近十年的“恩怨情仇”。
业内有崇拜者赞其为传奇,有人称他为作死马医的赌徒。他则玩笑似的称自己为:玩主。
【资料图】
如今,历时近三年的“证大系”一案最终迎来了一审判决。而在此前几日,戴志康曾经引以为荣的香港上市平台上海证大,在颠沛流离中也终于完成了几宗重要资产的出售。
昔日做着要在南非打造一个上海陆家嘴的梦,如今“银手镯”却彻底套牢。
就此,戴志康与上海证大都画上了一个阶段性的句点。
浮沉的“投资鬼才”
12月30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被告单位上海证大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被告人戴志康等7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一案。
判决内容包括,对证大文创公司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决定执行罚金人民币1亿元;对戴志康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九年,并处罚金2550万元。
经审理查明,曾于2006年7月,戴志康注册成立被告单位证大文创公司。为实施非法集资活动,戴志康于2011年至2014年先后成立上海证大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上海证大大拇指财富管理有限公司等“证大系”企业,并以证大文创公司为顶层管理。
2011年11月至2019年8月,经戴志康决定和授意,证大投资咨询公司对外招揽借款人签订主要期限为12-36个月不等的借款合同,在扣除相关服务费用后放贷给借款人,再将放贷债权按照借款合同金额拆分包装成期限1-36个月、年化收益5%-15%不等的债权转让型理财产品,从而向社会公众非法募集资金。
2016年4月起,为应对“证大系”企业债权逾期还款率攀升造成的无足量资金放贷、无法生成足量债权、无法包装足量理财产品、无法募集足量资金的恶性循环,戴志康经由戴卫新汇报后,决定采用虚假发售逾期债权产品、虚假凑标等手段继续向社会公众非法募集资金。
审计数据显示,2011年11月至2019年8月,“证大系”企业累计向35万余名出借人销售理财产品共计596.66亿余元,至案发造成2.65万余名出借人未兑付本金共计75.21亿余元。
其中,2011年11月至2016年4月14日,“证大系”企业非法募集资金179.60亿余元,未兑付本金1.54亿余元;2016年4月15日至案发,非法募集资金417.06亿余元,未兑付本金73.66亿余元。
时光回溯到20余年前,乐于跻身“以小博大”高杠杆游戏的原因,还要从戴志康的金融专业出身说起。
他曾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专业,步入社会的第一份履历便是加入德累斯顿银行北京代表处,并在短短数月内便成为该行的中方代表之一。
上世纪90年代的海南大开发,戴志康毅然决然的辞去原本吃香的工作,转战海南后受命创建中国第一支证券基金——富岛基金,并在首次融资便募集到6000万元。
之后十年周折,即将步入21世纪之时,初生萌芽的互联网行业又吸引了戴志康关注,其所建仓的“中信国安”成为第一批网络股,在市场沸腾之际立马转手清仓,又一次豪取胜利果实。
21世纪初,一向嗅觉敏锐的戴志康再一次选对了趋势,快速拿下上海浦东2000余亩可供开发10年的土地,其中包括地处陆家嘴腰腹位置的联洋社区项目,成为了第一批浦东开发的地产商。
2000年,戴志康创建证大集团,投资重心逐渐转向上海,陆续开发联洋社区、证大家园、水清木华等高端住宅项目,以及大拇指广场、证大五道口广场等购物商场。
戴志康的发家之路因此上升至另一个台阶,至2007年位列胡润房地产富豪榜第28位,可谓“平步青云”。
据观点新媒体过往报道,戴志康早年在海南之时就曾涉猎房地产,虽然当时只是扮演一个“倒爷”的角色。离开海南后,戴志康在杭州也曾成立了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算是初次涉足房地产业。
证大“伤仲永”
2010年2月1日,上海证大置业以92.2亿元竞得上海外滩8-1地块,而当时证大账上仅5亿元,银行存款加净资产总额不过30亿元。
据测算,这笔收购金额相当于证大截至2009年6月30日合并报表后总资产的1.2倍,以及手头现金的19倍。
资料显示,为缓解资金压力,证大于当年4月引入复星、绿城和上海磐石投资成立合营公司。
2011年,在地产圈里潜伏两年之后,戴志康再度执掌上海证大,并在2012年初将上海外滩地王股权转让给潘石屹,却彻底打响了与昔日同窗郭广昌之间的战斗。
不久后的2011年12月底,SOHO中国以40亿元从上海证大、绿城中国等手中接过外滩8-1地块50%股权,随后该地块陷入漫长的官司中。
外滩地王这块大蛋糕对于证大而言还是难以消化,据当时业内预计,该项目总投资将达150亿元之巨。
“蛇吞象”的结局,便是戴志康为了外滩地王不得不展开了艰难的融资之路。
而“外滩地王案”持续多年,地块经过数次来回,最终SOHO中国退出,复星如愿全盘接手。
这次失败成为戴志康退出房地产的转折之一,选择重回熟悉的金融市场,但随着证大在网贷爆雷潮中折戟,他也沦为阶下囚。
据了解,当时证大除了引资成立合资公司以外,戴志康更曾采取过与国内知名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合作发行约10亿元的信托融资等措施。
2015年,“上海证大董事长戴志康决定彻底不玩房地产了”的消息在行业内成为热点话题。据观点地产新媒体查证,戴志康1月20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退出房地产是事实,但并不会卖资产。
在利润、风险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戴志康作出放弃房地产,将互联网金融作为公司未来主攻方向的决策。
时间来到2016年,被戴志康“半卖半送”出去的香港上市平台上海证大,也逐渐沦为几路资本的“玩物”。
一系列波折之后,似乎终于在2018年初迎来了难得的利好消息。当年5月30日,上海证大一纸公告,将一宗久违的交易引回到公众视野。
上海证大披露收购中冶13幅地块的重大事项进展称,截至5月30日公告当天,公司已取得及获交付13份各幅地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中的3份。
在13幅地块中,除了上述3幅土地使用权证已经被上海证大拿到手外,剩余土地使用权证预期不晚于2020年12月31日前取得。
好消息不到一年,戴志康就迎来第二次滑铁卢,证大集团旗下最重要的互联网金融业务遭受调查,事因该公司两大金融平台证大财富及捞财宝,于8月中旬同时被曝出遇到经营上的困难,并引发几宗报案。
这便是如今致使戴志康锒铛入狱的原因,虽然证大方面曾宣称,事情并非传言中那般严重,只是业务正常调整,但渐渐已无法自圆其说。
至此,外滩地王以及证大的故事走向终局,一代上海滩大佬戴志康渐渐退出了舞台。
颠沛流离的未来
从2015年开始,上海证大持续处于股权流转状态,也是过去几年中小房企变迁的缩影之一。
彼时,东方资产收购上海证大50.03%股权,年底又转手29.99%股权予冉盛置业。
到了2018年,上海证大最重要的股东南通三建登场,以7亿港币收购凯升持有的股权,成为上海证大第一大股东。
收购上海证大这个地产上市平台后两年内,南通三建无论在人事还是经营等方面都没有实质介入。直到2021年,南通三建才主动地参与到了上海证大的实际经营之中。
但时间似乎已经太晚,时至今日,南通三建自身也陷入了债务危机之中。
2021年年报数据显示,连续多年见跌的上海证大,录得营业额约7.41亿港元,同比减少达38.58亿港元;应占亏损从11.51亿港元扩大至约20.70亿港元。期末总借贷约69.76亿港元,其中约63.28亿港元须于一年内偿还及约6.48亿港元须于一年后偿还。
来到2022年年中,上海证大发布公告称,将向东方资产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出售旗下直接全资附属公司Myway Developments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代价为现金2.25亿元。
交易的标的公司主要持有位于海门、南京的物业,包括海门商业综合体、南京喜马拉雅中心及部分在建、未建地块,总建面高达127.58万平方米。
此次与东方资产达成的合作,让上海证大得以在债务的压力下稍作喘息。
2022年12月27日,上海证大再次公告,完成上述海门及南京物业出售,预计录得收益46.55亿港元。
出售事项完成后,上海证大透过证大置业继续持有海门证大的9.09%股权及南京大拇指的10%股权,及出售集团的成员公司已不再为上海证大附属公司。
一次次频繁的股权转让、人事换血到出售资产,都让上海证大这个本已脆弱的躯壳更加颠沛流离。
至于转机,或许还需要更长时间,或许再也等不到。
观点人物 | 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人物的故事,还有他和她的商业传奇与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