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里,我们习惯把亏钱的人,叫做韭菜。

把资本赚散户钱的行为,称为割韭菜。

股民在亏钱之后,也经常会自嘲自己是韭菜。


【资料图】

之所以称之为韭菜,是因为韭菜割了,它会坚韧不屈的继续生长,割了一茬又一茬。

对应股票市场,指的是那些不长记性的投资者。

他们在亏了钱以后,会“百折不挠”重新再战,在同样的坑里又亏一次。

之所以韭菜是割不完的,不仅因为韭菜没有记忆。

其实,韭菜这个词,并不只出现在股市里,被割韭菜的情况,几乎无处不在。

金融圈里,割韭菜的现象是最多。

2015-2018,P2P曾经割了一轮韭菜,而且是血本无归的那种。

大量的维权,到最终基本都是不了了之。

所谓的投资者也好,出借人也罢,最终都接受了被割韭菜的命运。

2020-2022,信托又割了一轮韭菜,也是血本无归的那种。

面对信托的暴雷,100万起投的中高端投资者,直接认栽的比较多。

2015-2018,还出现过股权产品割韭菜的情况。

很多投资者买了所谓新三板的股权,被割了一轮韭菜。

还有买了一些所谓的风投类的私募股权项目,也是空有净值,无法退出,同样被割了韭菜。

创业加盟圈里,多少加盟商被割了韭菜。

多少创业的项目,在加盟后都是黄粱一梦,直接血本无归的。

不卖隔夜菜的某大妈,加盟店亏本经营。

某角巷的奶茶加盟,仅仅存活了一年多,品牌就直接销声匿迹。

某合庄的火锅加盟,也是直接“暴雷”,加盟商亏损惨重。

最近某包子的加盟,也是亏本经营被爆,加盟商也是一地鸡毛。

加盟行业,看似是盈利模式的复制,其实是一场血腥的资本收割玩法。

不知所以的加盟商,最终都被当成了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买房圈里,同样存在着很多的韭菜。

一些阿姨大妈,去集体拉去某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参观房子,回来就买。

一座座“空城”的房子,被抢购一空。

当购房潮褪去,房子的流动性大幅度下滑,部分房子的跌幅都超过了20%。

更要命的是,这些地方的房子,都是有价无市,即便价格再打折,可能都没机会顺利卖出。

谁说买房一定赚钱,最近几年被割的韭菜,不计其数。

就连被誉为保值先锋的学区房,在部分地区都出现大幅度跳水,割了多少家长的韭菜。

马路边摆摊下象棋,搞各种挑战的,本质上也都是在割韭菜。

40秒吃一片面包,吃完给500块,看似简单,尝试过就知道不容易。

干巴巴的面包在没有水分的前提下,难以下咽,30块一次的挑战,妥妥的割了韭菜。

100块一局的路边残局,不论是下棋还是打牌,对方都立于不败之地。

割韭菜,同样是那些“不良”商家,针对不明所以的路人,一次次的下手。

看似带有娱乐性质,但本质依旧是利用认知差去收割。

有人说,超市里1块钱的矿泉水,在景区里卖5块钱,也是割韭菜。

这一点,并不认同。

对于同样的东西,明码标价,并不是割韭菜的行为。

割韭菜的本质,是利用了信息不对称,利用认知差,导致了买入一方的实际损失。

信息差,其实是难以弥补的,因为是“先天”存在的。

但认知差,其实是可以弥补的,因为是“后天”形成的。

所以,很明显,认知层次越高,被割韭菜的概率也就越低。

那些偏听偏信的人,因为认知不足,加上容易相信,最容易变成韭菜,而那些信奉成功,觉得只要努力什么都能做成的,也容易变成韭菜。

韭菜的本质,就是在认知不足的时候,就认为自己能做成功一件事,就能赚到钱。

就好像,股市里的韭菜,其实什么都不懂,却总认为自己能赚钱。

如果任何行业的新手,都能轻易赚到钱,那这个世界的发展规律就要彻底颠覆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芸芸众生都是韭菜。

在一个资本构建的社会里,谁没当过韭菜呢?

生活中,踩一些坑是必然,只不过有概率高,也有概率低。

富豪都经常出现投资失败,被资本割韭菜的情况,更何况是普通人。

想要在财富的路上走更远,那就多学习一些,尽量减少被资本的镰刀收割的次数。

当你有一天,可以挥舞起镰刀,对着别人的时候,财富密码就在你手中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