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获悉,该院急诊医学科近日成功救治一名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患者。据急诊医学科医护人员介绍,患者送来时已神志不清,无法通过问询的方式确定毒物。但凭借着细心观察和丰富经验,医护人员准确判断了毒物,为救治患者赢得了宝贵时间。
(相关资料图)
患者送医时全身皮肤颜色发乌。西南医院供图
据介绍,3月17日,一名呈“僵尸色”的年轻男子被送到西南医院急诊医学科。患者被抬进抢救室时,神志已不清楚,全身皮肤颜色发乌,其中口唇、甲床颜色青紫,并开始出现休克、呼吸衰竭等征象。看到这一情况,急诊医学科抢救团队立即对他实施紧急救治。
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元松教授介绍,通过快速查体后,医护人员从患者已明显发乌的嘴唇和全身皮肤、青紫的甲床,判断他应该是中毒了。此时,明确毒物种类并有效予以解毒治疗,无疑至关重要。但让张元松没想到的是,由于患者已陷入昏迷,根本无法提供中毒途径、毒物种类、摄入剂量和摄入时间等关键信息。其同伴提供的有效信息也极其有限,为有效救治带来极大困难。
患者入院三分钟后,以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元松和李晓萍教授牵头的急诊中毒救治团队就宣告到位。两位教授一面组织现场急救,一面进行毒物检测及中毒救治准备。针对患者随时可能发生的呼吸心跳骤停,两位教授带领团队以最快的速度为患者建立中心静脉通道,并采取了补充营养液、建立人工气道、给予呼吸机支持等手段,防止意外。“我们还同步展开血液毒物检测和快速补液、洗胃导泻等基础解毒治疗,为接下来的诊断争取时间。”张元松说。
救治团队成员之一、急诊医学科护士陈娅为患者抽血时,注意到一个重要的细节——除了呼吸衰竭,嘴唇、甲床、皮肤发乌外,患者连血液也呈现“紫黑色”,十分符合亚硝酸盐中毒的特征。
“考虑到亚硝酸盐毒性极大,潜伏期短,致毒和致死剂量小的特点,分秒必争的解毒是抢救治疗的关键,我们一边加快高铁血红蛋白的检测进度,一边准备实施美兰(一种针对亚硝酸盐中毒的特效解毒剂)静脉注射。”张元松教授介绍。
事实证明,抢救团队的判断是正确的。检测结果显示,患者血液内的高铁血红蛋白浓度远远超出正常值,再结合他全身紫绀的体征,最终确定他是急性亚硝酸盐中毒。于是,早已备好的美兰注射液立即被缓缓注入患者体内。此时,距离其被送入医院,仅过去15分钟。
“我们除了采取常规洗胃、导泻、灌肠解毒和特异性美兰解毒等措施治疗患者外,还继续利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循环治疗,大剂量维生素C氧化还原作用,并做好了血液灌流准备工作。”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李晓萍教授说,血液灌流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通过吸附作用清除血液中的毒性物质,考虑到该患者的中毒剂量大、中毒时间不明确,为预防毒物继续吸收,我们在解毒基础上对其进行亚硝酸盐的快速清除,保证救治效果。
中毒救治团队在完成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后,立刻把患者推送至急诊内科监护室内,接受住院监护、血液灌流等治疗。随着血泵开始运转、患者体内的毒物开始被排出体外,患者的皮肤黏膜颜色也逐渐从青紫变为红润,呼吸衰竭症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2小时后,患者神志恢复清醒,能正确回答医生问题。在护士协助其完成呼吸功能训练后,医生为他拔出了气管插管。这也意味着,这场仅5小时的中毒生死急救,宣布成功。
来源:澎湃新闻记者王鑫通讯员黄琪奥编辑:黎博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