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所高校的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密集出炉。

据教育部数据,2022年中国大学应届毕业生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长18%,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资料图片)

界面教育梳理了多所高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发现:在全球经济下行和疫情背景下,升学深造成为本科毕业生的主流选择;在就业类型上,灵活就业成为一种新方向。

根据教育部通知,从 2021届起,将“就业率”改为“毕业去向落实率”,以更准确反映毕业生去向。该指标为深造和就业毕业生数量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

其中,深造包含国内深造和出国(境)深造;就业包含签三方协议就业和灵活就业两种形式。灵活就业包括不签署三方协议而直接与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合同就业、持有用人证明登记就业、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四种类型。

985高校的毕业去向落实率总体保持稳定,部分高校同比有所下降。

截至2022年10月31日,清华大学2022届毕业生共8003人,同比增加7%。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8%,去年同期为98.4%。

清华大学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图源: 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

南京大学近日公布的《2021-2022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其2022届本科生毕业率93.17%,学位授予率92.99%。目前,毕业学生去向落实率94.71%,而2021届则高达98.6%。

截至2022年8月底,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校区)应届本科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6%;珠海校区第二学士学位应届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2%。

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高,毕业去向落实率也相对较高,比如上海市多所高校都在90%以上。

截至2022年11月30日,上海交通大学2022届全日制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7.61%,保持高位稳定;华东师范大学的这一数据达94.7%(含港澳台生),高于上海市高校、上海学术研究型高校平均水平。

西北、东北地区的表现则略有不足。吉林大学、内蒙古大学、长春大学2022届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分别为85.86%、74.2%、81.7%。这些学校的统计截至日为2022年8月31日,预计年底或将有所提升。

毕业去向上,升学深造是更多本科生的选择。

清华大学2022届本科升学率为79.6%。其中国内占比65.6%,出国(境)14%。硕士毕业生的深造比例也有10.7%;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大学2022届本科毕业升学率则分布高达82.64%、64.62%。

华东师范大学2022届毕业生境内升学人数为1224人,与2021届保持一致;境外留学人数345人,同比减少13人。该校留学人数较多的国家(地区)分别是英国93人、中国香港81人、美国60人,占比分别为26.96%、23.48%、17.39%。

华东师范大学2022届毕业生境外留学地分布  图源:华东师范大学学生职业发展中心

从今年持续攀升的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也可以看出升学热。2023年这一数据高达474万人。在“考研热”的持续升温下,考研俨然已成为“二次高考”,“逆向考研”成为不少考生的务实选择。

武汉科技大学不久前公布的该校2022级研究生招生数据显示,2022级硕士研究生新生总数3188名,来自“双一流”高校的新生有64所高校的159人。

深圳大学2022年共录取硕士生5006人,“双一流”高校生源占比达到41%,不乏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等名校的学生。

但对于大多数985高校本科毕业生来说,还是更倾向去同一档次的名校。

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境内升学的2022届本科毕业生中,93.73%去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湖南大学国内升学毕业生中,超九成赴双一流建设高校、中科院和中国社科院深造。

麦可思研究院数据还显示,2017-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双一流”高校毕业生读研比例明显高于地方本科院校。增强就业竞争力是其选择读研的主因。

在今年众多高校的报告中,“灵活就业”成了非常有存在感的一项数据。

清华大学2022届本科毕业生选择就业的552人中,299人签三方就业,253人灵活就业。硕博士毕业生也分别有319、239人选择灵活就业。

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数据统计,2021届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占比16.25%。

北京大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课题组自2003年开展的九次全国调查显示,在毕业生去向结构中,2015年以来,“单位就业”占比都在40%以下,呈总体下降趋势。

相反,“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其他灵活就业”等非标准就业占比呈总体上升趋势,成为高校毕业生必须面对和接受的就业形式。

从毕业生流向的行业来看,与其所在的学校类型也有不小的联系。

例如,以工科见长的清华大学,其毕业生就业人数较多的行业主要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

清华大学还有超过85%的毕业生选择赴重点单位就业创业。

该校在就业报告中称,其持续与中核集团、航天科工、兵器工业、华能集团等用人单位开展人才合作,与各省份进行选调生和人才引进合作,2021年赴基层公共部门工作毕业生人数有明显增长。

华东师范大学2022届毕业生从事教育/学历类行业所占比重最大,高达42.67%,其次为信息技术行业,占比20.18%。

影视行业为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生主要就业行业,45.4%的毕业生选择文化、体育、娱乐行业就业。该校在就业报告中称,毕业生人数增加叠加新冠疫情、影视行业景气度、社会经济放缓等因素,毕业生依旧面临持续严峻复杂的就业局面。

事业单位是北京语言大学毕业生们的“最爱”。38.32%就业毕业生去事业单位就业。各学历毕业生具体就业单位流向存在差异,其中,47.06%的本科毕业生主要进入其他企业,硕士、博士毕业生主要进入事业单位,比例分别为 43.4%、90.54%。

来源:界面新闻

编辑:曹静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