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香港报道 “说好香港故事”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任内首份施政报告的重点。
其中最重要的一部份莫过于房屋发展方面,包括提出计划推出全新“简约公屋”,未来五年兴建约3万个单位。且轮候公屋时间实时“封顶”,目标是结合“简约公屋”和传统公屋总供应量,将现时约六年的轮候时间“封顶”,在四年内降至约四年半。
特首李家超10月19日发布新一届特区政府的首份《施政报告》,主色用上浅绿和深绿两色,当中印有“行政长官2022年施政报告”,但并无姓名及主旨标题。同时,有别于历任行政长官,报告最后附上附件,列出李家超为指定项目订立的110个不同指标。
【资料图】
李家超早前曾表示,今年《施政报告》封面颜色选用绿色,期望这份《施政报告》可为市民带来信心,香港的未来充满希望;强调本届政府会积极创造机遇,为香港注入源源不绝的动能,构建更和谐及稳定的香港。
“简约公屋”与供地提速
新一份施政报告中有不少篇幅提到房屋政策,李定超亦提到,房屋政策是工作的重点之一。
报告当中提出,选址短期内未有发展计划的政府和私人土地,推出由组装合成所建、租金较低的全新“简约公屋”,予轮候“上楼”三年或以上人士以“双排队”方式申请,并以家庭优先,目标未来五年建3万个单位,令未来五年整体公屋供应增50%,由原来10万个单位增至15.8万个。
李家超称,主要因根据《长远房屋策略》推算,未来十年公营房屋需求是30.1万个单位。港府已找到足够土地,可兴建达36万个单位。然而,由于未来十年公营房屋落成量分布不均,只有约三分之一单位于第一个五年期(2023-24至2027-28年度)落成,另外三分之二单位要留待第二个五年期(2028-29至2032-33年度)落成,以致轮候公屋时间很长。为填补未来5年的空缺,故推出简约公屋这特别的措施。
“简约公屋”会配备传统公屋的基本设施,租金较同区传统公屋低。港府将向立法会申请专项拨款兴建和营运“简约公屋”,并继续与民间协作,落实已规划约2万个过渡性房屋单位。轮候传统公屋三年或以上人士,可申请入住“简约公屋”提早上楼,以家庭为优先。入住人士可保留轮候传统公屋的位置,之后迁入传统公屋。
据了解,“简易公屋”的租金初步考虑为传统公屋的90%,当中设有独立厕厨等,营运年期一般预计为5年。消息指,政府正检视6块地皮,料首批“简约公屋”将在2023年兴建,预期2024/25年落成,届时约提供1000伙,但选址暂未能透露。
港府亦锐意缩短公屋轮候时间,表明将其实时“封顶”,目标是于2027年由现时轮候6年大幅降至4.5年。资助出售房屋新建单位面积则会“封底”,每单位不少于约280平方呎,并落实“公屋提前上楼计划”,以分阶段建屋方式,助1.2万户提早3至18个月上楼。
此外,港府将推出“公屋综合轮候时间”指数,轮候时间会计及入住“简约公屋”的时间,而公屋综合轮候时间实时“封顶”,目标是于四年内由6年降至2027年的4.5年。新建单位面积“封底”,所有于2026-27年度起落成的资助出售房屋,每单位实用面积不少于26平方米,即约280呎,并落实“公屋提前上楼计划”,以分阶段建屋方式,助1.2万户提早3至18个月上楼。
土地供应方面,施政报告中提到,港府会大幅压缩造地所需时间,包括简化规划等,非大规模项目“生地”变可建屋“熟地”的时间将由最少6年减至4年,大规模项目由13年大幅减至7年,当中环评程序会压缩至18至24个月。明年将开放环境基线数据,提升环评效率。
李家超于新一份施政报告中亦建议放宽申请强拍门坎,楼龄达50年或以上但少于70年的私人楼宇门坎由八成业权降至七成,楼龄达70年或以上则降至六成。位于非工业地带的工厦,如楼龄达30年或以上,门坎降至七成业权。
据了解,现时全港共有1100幢楼龄达70年或以上的旧楼,主要来自九龙城、深水埗、佐敦等地区;然而,在过去10年,市场只有1宗楼龄逾70年的项目完成强拍,港府希望此举可有效加快旧区重建。
同时,《施政报告》指出,通过新一轮“绿化地带”研究和《农业优先区顾问研究》释放的可发展土地,全港约有1.6万公顷“绿化地带”,新一轮研究识别约255公顷有发展房屋潜力的“绿化地带”,可提供7万个单位,并会在2024年或之前改划第一批土地。
上述255公顷土地中,逾半来自北部都会区,另外亦包括屯门及荃湾等地区。
“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
至于报告公布前呼声最高的撤销楼控措施,则未如期出现,只在“招商引资引才强化竞争力”章节中轻轻带过。
施政报告提出,政府会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优化现有多项输入人才计划,而合资格外来人才在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后,可申请退还在港置业已缴付额外的印花税。
政府消息人士指出,合资格外来人才可于居港7年并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后,就其已购入并仍然持有的首个住宅物业申请退还已缴付的买家印花税及新住宅印花税,有关申请须在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后6个月内提出申请;然而,若该名合资格外来人才以一约多伙形式购买多个住宅,即以一份文书购买多个单位,则不会获退还任何印花税。
消息人士还指,是次退还印花税安排,不会于短期内令物业买卖大幅上升,出发点是挽留人才。
根据资料,目前共有约11万名合资格外来人才居港未住满7年,当中以“一般就业政策”占多数,达5.5万至5.6万人。
李家超则表示,是次退还额外印花税的安排是平衡了吸引人才留港及目前楼市情况的结果,因他深切明白目前香港市民上车困难的情况,不希望楼市炒卖的情况,但期望可以鼓励来港人才落地生根,所以推出相关的措施。
而新一份施政报告中亦有提出的措施会为楼市带来稳定的供应,强调会留意市场的变化,推出最适切的措施。
金融政策方面,李家超于施政报告中提到,已指示财政司司长成立全新“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进一步用好财政储备以促进产业和经济发展,把近年在“未来基金”下设立的“香港增长组合”、“大湾区投资基金”和“策略性创科基金”,以及新成立的300亿港元“共同投资基金”,由政府主导投资策略产业,吸引和助力更多企业在港发展。
李家超解释,共同投资基金会由政府主导,并由专业人士组成管治委员会共同决定投资方向,不排除初期由金管局协助管理,但长远方向需要待基金会运行一段时间后才可以决定。强调基金会的成立不是寻求回报,而是以提高香港吸引力为主要目的,希望可以在与公司相辅相成的情况下,吸引更多公司来港发展。
他补充,长远当然希望可以发展至规模大的基金会,但不会只着眼于吸引科技公司,亦希望可以招徕一些公司落户香港,而其可以提升香港的形象,吸引其他公司来港。
香港传真 | 一座城市里的漫游与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