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西城区天宁寺桥改造提升工程完成,作为北京市多元复合的既有桥下空间提升利用试点项目,曾经的桥下空地如今已成为立交桥下的休闲娱乐场所。
(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各地陆续推进桥下空间改造,将被忽略的城市“灰空间”逐步改造为停车场等城市“活力空间”,进行多样化探索。
充分利用空间 解决停车难题
桥下空间是城市割裂空间的“黏合剂”,有着提升城市品质的多重功能。各地通过利用桥下空间,将原本混乱的角落变成便利有序的停车场所,不仅能缓解周边居民停车难问题,还能盘活城市“剩余空间”成为城市新亮点。
湖北省武汉市提出将公共交通和绿化隔离作为桥下空间的主要功能,并在不影响桥梁安全和交通通行前提下,适当准入休闲游憩、市政管理功能。同时,将针对有较强停车需求的区域,在满足《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规定的道路绿地率基础上,利用剩余桥下空间布局更多公共停车场。“目前我们正联合专业单位,对主城区所有桥下空间进行安全摸排,全面掌握桥下空间资源分布情况,看看哪些地方适合建停车场,哪些地方适合建运动场所,哪些地方适合建游乐场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桥下空间的利用,必须要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这一原则,利用桥下空间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工程,全面摸排完成后,将对利用桥下空间问题进行全面规划。
福建省出台《关于做好城市立交桥和高架桥桥下空间综合利用和管理的意见》,对全市已建和计划建设的立交桥围合空间和高架桥桥下的空间利用进行普查,对仅安排景观绿化,土地利用率低或利用不合理的区段或空间,结合周边区域的用地功能要求进行调整。其中,对于周边入住率高、商业停车需求大的区域,尽可能利用桥下空间设置公共停车场,提高桥下空间利用率。
上海市建立了“市级指导、属地实施”的桥下空间品质提升工作机制,推动将桥下空间改建为标准化的智慧公共停车场。如中山西路2368号内环高架桥下的空间规划了200多个停车位,可以满足新能源车充电、缓解周边居民和“上班族”的停车难、临时社会车辆停放三类需求,车主还可以通过APP随时精准了解泊位使用情况,并享受停车位预约、导航、反向寻车等服务。
开展绿化美化 探索多种功能
为让桥下空间更多彩,各地纷纷开展绿化、美化,实现桥下空间的美学价值,原来灰色的水泥地面和墙面也有了新貌。
上海市黄浦区南北高架桥下空间“城市绿洲”与绿化部门合作,突破常规,通过丰富植物配置、改善种植环境、增添趣味小品,利用植物和非植物元素合理组合设计,提升桥下空间绿化微景观质量。在宝山区的智慧湾科创园南桥下空间,宝山区推出没有围墙的“美术馆”,考虑季节更替等因素,展示不同艺术家的作品,丰富桥下空间的功能。
江苏省无锡市在桥下空间改造中,因地制宜进行建设。在面积大、架空高的桥下空间,改造时植入“街区文化”,建设多元主题的体育公园、彰显城市活力;有的桥下空间常有人往来、环境相对安静,无锡市在此打造“桥洞咖啡馆”;有的桥下空间相对开阔、环境宜人,改造后成为滨水绿地步道。“无锡将进一步加大摸排范围,对桥梁数量、具体点位,以及桥下空间面积、形态、现状的底册清单进行再一轮查漏补缺,挖掘、改造更多便利百姓的桥下空间。”相关负责人表示。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把一条狭长的桥下空间地带改造成农业公园,吸引市民体验农耕乐趣,感受农耕文化,了解农业历史、农业发展现状。同时,顺德区在不同时间适当种植油菜花、格桑花等观花品种,打造靓丽赏花区,农作物与花景相互陪衬,给市民提供周末休闲打卡好去处。
探索维护渠道 促进质量提升
桥下空间盘活利用后,还需要有效运营和维护。
上海市苏州河沿线桥下空间的运维被纳入长宁区苏州河沿岸一体化维护管理工作中,有专业的保安负责值守,维护桥下安全和整洁。杨浦区东走马塘沿岸、四平路至政本路的内环高架桥下空间探索将设施分类,针对性移交给不同主体进行后期运维。“需求量大,居民认可度高,类似居民区业委会或街道就有拨出经费的可能性。公共空间打造和社区自治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一位专家如是说。
目前,上海市正在探索土地复合利用、高质量发展,针对数量充足的桥下闲置空间进行微更新,以创新实现土地集约开发、激发新活力、缝合交通阻隔等功能。据测算,上海全市现有公路桥、高架桥、城市桥梁等桥洞3.2万个。据了解,上海绝大多数桥下空间尚未充分开发,或处于闲置状态,或为功能单一的绿化带。在上海探索土地集约节约化利用的背景下,桥下空间的功能复合化成为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