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不久,2023年的大目标就已经确定。在前不久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表示,将今年确立为“2023消费提振年”,并将以此为主线,统筹开展全国性消费促进活动,同时将继续强化政策引领。汽车和家居作为重点领域,将会迎来一批新的政策。聚焦这两大领域,如何提振更为有效,消费前景如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为消费领域的“四大金刚”之一,家居行业一直是实体产业的重要支柱。

过去一年,家居行业遇冷。2022年1至12月,家具类零售合计1635亿元,同比下降7.5%,在16类商品零售中居倒数第一。

但也有积极的信号,2022年底房地产市场利好政策不断,家居家装市场作为与房地产紧密链接的产业链下游,随着房产需求强势拉动,有望迎来一波“触底回暖”。今年1月数据也显示,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1月销售额为783.95亿元,环比上涨9.15%。

相关专家对红星资本局指出,地产与家居在同一个大的产业生态体系,也是同一个消费链条,短期内家居行业还是会受房地产影响。而提振家居消费,自住新房装修和老房装修翻新,是政策两大引导方向。

↑资料配图 图据图虫创意

(一)

去年家居消费“倒数第一”

家居卖场“冷清”是常态

2023年开年,家居行业就迎来重磅消息,国内家居行业龙头、“家居第一股”的红星美凯龙(01528.HK)走向易主。

1月29日晚间,红星美凯龙发布公告称,在建发股份购股、阿里换股完成后,公司实控人将变更为厦门市国资委,控股股东将变更为建发股份。

传统家居卖场正在被消费者“遗忘”。春节过去没多久,本该是火热复工的时段,但实体的家居卖场大部分仍是冷冷清清。

红星美凯龙北京西四环店的导购表示,去年11月店里还闭店过一段时间,相较年前,现在的客流已经算是好一些了。

“店员比顾客多”是大多数家居卖场的状态。春节前,很多国内家居卖场就选择提前停业休息。

有着京城老牌家具城之称的居然之家(000785.SZ),也同样难逃冷清境遇。位于西三环的一家居然之家,近些年来已逐渐发展成包含美食、娱乐与家居为一体的综合类卖场。“元旦前五层就餐区关了一大半,家具店也就偶尔一两家有客人在看。”有导购告诉红星资本局。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累计销售额达到11610.76亿元,同比下降1.39%。

家具类零售总额连续12个月同比下滑,更能体现2022年家居行业的困境。2022年1至12月,家具类零售合计1635亿元,同比下降7.5%,在16类商品零售中居倒数第一。

据中装协数据统计,国内建筑装饰企业数量从2016年的13.2万家降至2020年10.6万家,退出市场的企业以低资质的小装企为主。

但23年开年之后,和众多行业一样,家装市场也迎来了回暖。2月15日,中国建材流通协会发布2023年1月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及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销售情况。

数据显示,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1月份为95.62,环比上涨6.69点。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1月销售额为783.95亿元,环比上涨9.15%。

“开年火不代表持续需求。还要看未来2-3个月的情况。”有家居行业从业者面对回暖保持理性,认为门店的冷清状态依然很难改变。“客户购买路径变了,年轻人都是先互联网筛选,再到线下体验店确认,门店获客还是丧失的。”

(二)

今年家居企业开工不如往年

受地产影响或为主因

作为房地产市场的下游行业,家居市场的低迷往往与地产下滑相联系。而这一因素也体现在上市公司的各项公告中。

2月8日,蒙娜丽莎(002918.SZ)举行投资者关系会,会上,蒙娜丽莎方表示,需求端恢复和行业恢复还需要一个较长过程,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今年春节后行业复工复产进度不如往年那么火热。

节后复工不如往年,很多家居从业者也有此体会。“今年家居市场很奇怪,往年2月时工厂车间都在赶制3月的样品,今年很多家具厂只在正月初八象征性地放了开门炮,车间工人要到正月二十之后才会陆续到岗。”一位浙江杭州的从业者表示。

帝欧家居(002798.SZ)也提到了受房地产开发商客户整体经营下滑的影响,公司产品需求减少导致报告期内公司工程渠道销售收入明显下滑。

此外,不少企业提到了2022年零售业务承压、原材料采购成本上涨、运输成本上升等问题。以美克家居(600337.SH)为例,其在报告中提到,部分消费者装修进度和需求受到影响,购买意向推后造成销售进度延迟,“国内零售订单、特别是销售规模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公司年度收入及盈利表现”。

有建材从业者对红星资本局表示,2022年房地产销售数据注定了今年也不是“好年份”,如果今年房地产销售上去了,装修市场也要等到明年才能恢复。

“这个行业野蛮增长的时代结束了。”上述从业者表示,以前家居行业很舒服,享受地产红利,出去外地签几个品牌,回到自己城市把店开起来,复制店面就能赚钱了。“但现在不行,年轻人成为消费主流之后,购买路径变了。在店里等就会有单子这种传统的经营逻辑,不现实。”

(三)

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下一站:

智能、体验

家居产品是仅次于汽车的第二大消费品,对扩内需、稳增长发挥着关键作用。从2022年开始,多项利好政策出台,对提振家居消费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2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4部门联合发布的《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家居产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高质量产品供给明显增加,同时明确在家居产业培育50个左右知名品牌,建立500家智能家居体验中心,以高质量供给促进家居品牌品质消费。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在家用电器、照明电器等行业培育制造业创新中心、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创新平台,重点行业两化融合水平达到65%,培育一批5G全连接工厂、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应用场景。反向定制、全屋定制、场景化集成定制等个性化定制比例稳步提高,绿色、智能、健康产品供给明显增加,智能家居等新业态加快发展。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样的力度实属“罕见”,对目前准备转型做创新模式的家居老板是重大利好。

一位做整屋家居的人士认为,现在单品营销的思维已不符合当下家居行业的发展。如今他店里客单价12万,过去几个月增长率20%左右。“单品类经销时代彻底过去,现在是全品类整屋时代。”

中国家居电子商务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王建国也认可这种趋势。他对红星资本局表示,单品产品是制造端的出品,但对于一个想要一个完整的“家”的消费者来说,这只是个“部件”及“半成品”,当下以设计(含产品和空间)主导的全案设计,就是未来家居消费的重要发展趋势。

《行动方案》中,场景、智能、体验成了关键词。智能家居是否成了一个转型的方向?

“家居行业整体处于智能家居的形成阶段,这个阶段,整个行业市场教育不足,消费习惯尚未形成,行业消费规模小,行业投入和行业供应也不足,行业增速不大,整个行业供需两不旺。”独立经济学家王赤坤告诉红星资本局,中国家居行业又将面临一次新的迭代升级,传统家居市场将会逐步萎缩,智能家居将逐步被消费者接受,整个智能家居处在形成阶段后期和成长阶段初期,随着资本的投入和加持,行业教育将逐步提升,行业消费习惯逐步形成,届时消费规模和行业供应规模都将迅速增长。

王赤坤认为,家居是一种强体验式消费,智能家居商家线下开店是一种较好的市场教育和市场宣传场地。

(四)

地产市场政策已有倾斜

家居政策导向或将更贴近消费需求

家居市场的上游,也就是地产行业,也有不少政策倾斜。

2022年底,房地产融资政策再度放松。证监会在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5条措施,主要包括恢复并购重组、恢复再融资、支持港股企业再融资以及发挥REITs和私募基金的作用。此前信贷融资、债券融资均落地。

今年1月17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现房销售”后,不足一个月时间,已有山东、安徽、河南、四川、广东等地明确表态,试点现房销售。

另据央行网站15日消息,人民银行2023年金融市场工作会议指出,落实好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16条政策措施,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

家居行业的从业人员更关注“保交楼”。上述做整屋家居的人士认为,地产下行对未来6-9月范围内家居市场会有比较大的影响,但整体看来也只算中短期的因素。“因为地产是上游,交付低会直接影响家居。”

但他分析,长期看家居行业仍是稳定大行业。“老百姓追求美好生活还处在上升期,这对家居行业就是利好。对比欧美,他们的房地产高峰也很早过去,然而大家居建材品类还是稳步增长。”

而在消费复苏、地产相关政策调整的背景下,家居行业走向备受关注。国海证券认为:“近期房地产利好政策频出,各地出台政策带动消费及投资,消费建材产品需求有望提高,从而带动消费建材行业走出2022年低谷,逐步回暖。”

保交楼等政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振家居行业。银河证券表示,多项政策落地有望带动景气度回暖,前期开发商囤积大量未完工项目,融资端修复将促进完工,后续竣工好转将支撑家居需求。

王建国对红星资本局指出,地产与家居在同一个大的产业生态体系。他认为,提振家居消费,总体会有两个大的引导方向:自住新房装修和老房装修翻新。“这都是纯粹买房投资以外的刚性消费,涉及到这些消费需求相关的产品、服务,就是值得推进的,如提升设计研发、品质制造、高质优价、美学搭配、送装交付等能力,就是当下消费者想要的真实需求,政策导向也要向这些靠齐。”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编辑 杨程

推荐内容